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日本熱

2024/05/27 05:30

日本小檔案

■魏錫賓

軀體愈是龐大,移動轉向常愈加困難。失落30年的日本經濟,終於有走出通縮、回復穩定成長的跡象,在股市創下新高、日圓貶值的帶動下,外來投資一掃過去的衰頹,而台積電(2330)的日本設廠,更成為台灣企業投資日本的引路人。在外在有利因素匯聚下,投資日本的熱潮來的猛烈。

因日圓劇貶,以美元計算的日本GDP規模,雖在去年落到第4名,不如美、中、德,但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之後,經濟規模在1990年代及2000年代中期之前仍常居全球前二大,在國際經濟占有重要地位。在沈寂中,日本政府與企業,一直在尋求各種再生的處方。

經濟失落30年 日本反成對外投資大國

30年過去,慣常在經濟停滯與通縮邊緣的日本,因全球供應鏈重組、日圓貶值提供投資契機,以及政府的強烈企圖心,使股市再創新高,經濟、物價、薪資走回穩定成長的路,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入,有形成良性循環的機會。

從客觀條件看,日本的魅力理應更大。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以不同機構的評等,列出應該投資日本的理由,包括在主要國家地區中,日本簽有涵蓋範圍最高的自由貿易協定,接近貿易額的8成,達1.57兆美元,而美、中及歐盟與貿易對手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者,均占其貿易比例的5成以下;其他如研發支出、專利申請、基礎建設、人力資源及社會安全等,均在全球各項評比名列前茅。

擁有看似優異條件的日本,在1990年代之後的失落30年間,卻因經濟成長停滯,投資機會有限,並非全球直接投資的熱門目的地,企業及個人反而積極向海外尋找投資標的,成為對外投資的大國。從日本財務省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日本對外直接投資遠高於外來直接投資,2020年對外直接投資(包括製造業及非製造業)超過10兆日圓、外來直接投資僅1兆餘日圓;2023年對外及外來投資分別為26兆餘日圓、4兆日圓左右。

貿易戰及地緣政治得利日本淘金熱還是有風險

日本是對外投資大國,而近幾年的外來投資則再度活絡。根據JETRO彙整日本財務省及日本央行的資料,2022年包括股權資本、盈餘再投資及使用債權工具的外來直接投資接近6.5兆日圓,僅次於2020年的6.7兆日圓,遠高於2015年之前長期不及3兆日圓的情況。不管是股市或設廠,投資日本再成顯學。

美中貿易戰及地緣政治風險改變了直接投資的方向,日本經濟的如夢初醒,以及鼓勵個人小額投資免稅等政策,則使其投資環境的活絡加乘;然而,日本經濟的結構性風險並未消失,日本人口數隨老化嚴重而逐年減少,勞動人口也漸萎縮,不利於長期經濟表現,而且不少企業仍傾向長期僱用員工,容易有冗員現象,2024年3月失業率僅2.6%,是主要國家中最低者,對競爭力的提升恐有所壓抑。

雖然龐然巨物一旦轉身,就不易立刻再轉向,但經濟因素相互支撐,也互相糾纏;日本熱還會持續,從中淘金卻非沒有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