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危老建案〉營造成本飆高 全國危老案撤案率近13%

2024/05/26 05:30

北台灣歷年危老重建案 年度總銷金額統計

記者徐義平/專題報導

六都危老案撤案、駁回、開工最新統計

截至今年3月底,六都高達457件危老案件不是被駁回就是撤案不玩了。根據內政部統計,六都申請危老的案件數累積為3,630案,其中被駁回加上自行撤案的比率合計高達約12.58%,也就是說每8案就有1案不玩了或是不能玩。

六都危老案駁回、撤回案數,最多的是台中市150案,桃園市則僅7案。(中央社資料照)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六都申請危老案數量,以台北市1,087案最多、台中市910案次之、新北市681案排名第3、台南市397案排名第4,高雄市377案居第5,而桃園市僅178案最少。

六都申請危老的案件,駁回、撤回案數近13%。 (記者靳昌玲攝)

新北撤案率近2成最高 台北、桃園6%以下較低

至於六都危老案駁回、撤回案數,最多的是台中市150案,新北市131案次之,高雄市有61案居第3,而台北市、台南市撤案數各為57案、51案,桃園市則僅7案。因此,危老駁回、撤案率以新北市約19.23%最高,其次是台中市約16.48%,高雄市16.18%排第3,台南市則約12.84%,至於台北市、桃園市駁回、撤案率均在6%以下。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危老案件撤案率高,除與基地規模、營造成本密切關聯外,實施者也會衡量危老案收益與時效,若投入同樣資金,一般合建或購地自建能取得更高利潤,同期進行中的重建案可能腳步就會放緩,此時地主又堅持不願分攤上漲的營造成本,實施者可能打退堂鼓。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危老案件「駁回」,多半是因申請案件的容積獎勵審查表,包括時程獎勵、容積獎勵證明與協議書、基地退縮、耐震設計、綠建築候選等級等內容錯誤或有疑義,未於指定期限內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多半為技術性問題;而「撤回」則往往是因為建築開發條件變動所產生的市場性、財務性議題。

工料雙漲推升成本 部分危老案續航力不足

黃舒衛分析,「撤回」的部分,除近年來工料雙漲的成本面壓力在蛋黃區被放大外,更重要的是開發商土地取得管道的競合與開發策略的調整。舉例來說,台中市近6年賣地超過700億元,提供大量可直接開發的土地原料,當然會吸引建商「琵琶別抱」,把重心轉進重劃區;加上捷運綠線開通之後帶動的聯合土地開發商機,案案開紅盤,同時也成為台北開發商插旗精華區的重要灘頭堡,自然分散與一般私地主危老合建的機會;最後則是台中市都市計畫變更,其中住宅區變更為商業區案件受理申請至今年6月18日止,更強化資金、資源搶進購置大面積住宅土地的誘因,因此使部分危老案推動續航力不足。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危老案有些都在這波造價大漲前談定,遇到造價大漲若是整合者發現無利可圖,甚至可能出現虧損時,就可能會出現撤案,其中北市最急需危老,北市以外的縣市因許多重劃區供給土地,建商都便選擇直接買地開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