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對中國加徵關稅 構築「三腳凳」戰略 美經濟抗中 還差盟友同戰線

2024/05/22 05:30

美國總統拜登上週宣布對中國多項關鍵產品加徵關稅,建構美國對中國競爭經濟戰略第三支腳。(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週宣布對中國多項關鍵產品加徵關稅,雖然此舉的經濟影響有限,但象徵意義巨大,因為構成了美國對中國競爭經濟戰略的最後一環;但此戰略是否成功還有待觀察,因為它來得太晚,且美國與盟友一直難以形成與中國展開競爭的統一戰線。

華爾街日報:戰略來得晚 能否成功待觀察

這個戰略被形容為「三腳凳」。第一支腳是提供補貼,以建立一個從乾淨能源到半導體能夠存續的科技製造部門;第二支腳是對威脅此目標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第三支腳是限制中國獲得可能有助於提升競爭力的資金、技術和知識。事實上還有第四支腳,那就是與盟友建立統一的經濟戰線,但這個步驟仍未實現。

報導說,美國這項對中戰略是從歐巴馬、川普到現任拜登政府逐步形成,據美國現任和前政府官員指出,最終形成的這項戰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現任國安顧問蘇利文所建構,他把貿易、國內經濟政策和國家安全問題視為一體,並深獲拜登信任。

但這個戰略也承續了美國兩黨歷來的觀點,很大程度上借鑑了川普任內啟動的措施。拜登上週宣布的關稅措施,是對川普任內發起的貿易調查的蓋棺論定,針對中國三○○○億美元進口產品實施的第一輪關稅行動,正是始於上述調查;此外,拜登全面限制對中國出售先進晶片和製造設備的一系列措施,也是仿效川普任內對華為實施的出口禁令。

報導指出,美國雖然有了經濟戰略,但這個戰略是否成功還有待觀察。首先,這個戰略來得太晚,因為自二○一七年以來,中國在關鍵市場的主導地位有增無減,如今全世界正準備承受中國廉價產品出口壓倒本地製造商的「第二次中國衝擊」。

此外,美國和盟友一直難以形成與中國展開競爭的統一戰線。例如,雖然拜登政府暫停了川普對歐盟徵收的鋼鋁關稅,但一項完全取消關稅的協議卻失敗收場,部分原因在於歐盟不願配合美國共同對付中國進口鋼鐵;而因擔心在電動車領域落後美國和中國,歐盟也忙著制定自己的補貼和關稅政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