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容量費率驚現零元 儲能業界嘆:做辛酸

2024/05/19 05:30

功率型儲能歷史結清價格

有助舒緩電價壓力 投資業者回收年限恐翻倍

我國電力交易平台今年初的功率型儲能(dReg)容量費率驚現零元,至今已超過三個月,雖有助電力採購降低成本、舒緩電價壓力,但對投資的業者來說,卻是回收年限恐翻倍。(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各國推動再生能源,因應間歇性的特色,主要配套就是需要「儲能」;我國電力交易平台今年初的功率型儲能(dReg)容量費率竟然驚現零元,且至今已超過三個月,雖然有助於電力採購降低成本、舒緩電價壓力,但對投資的業者來說,卻是回收年限恐翻倍,目前都是虧錢做辛酸。

一月中旬起功率型都零元得標

台灣綠電交易已自由化,可在電力交易平台公開競爭,台電明年要採購一GW儲能,包括功率型(dReg)與複合型(E-dReg)各半;業者收益主要來自「容量、效能」費率,容量越大、品質越好獲利就高,台電曾估算全年交易很快就會達百億元規模,國內一票廠商都嗅到商機。

但台電最新統計,參加競標的功率型儲能已有近七五○MW,遠超過採購量五○○MW,在供過於求下,功率型儲能的「容量費率」自今年一月中旬起都是零元得標。

國內某上市櫃業者去年底開始參與;業者坦言,現在就是「虧錢做辛酸」,回收年限原本估計六至七年,但若市場未能調整,回收年限將會翻倍。

儲能業者只剩效能費率苦撐

台電前兩年陸續把功率型、複合型儲能申請關門,就是擔心市場太熱、價格崩盤。如今,功率型儲能的容量費率已掉到零元,業者只剩效能費率支撐,兩者相加的價格也從最高九五○元降至約三五○元;再看每月的平均結清價格(容量費率),一年內由五百多元跌到零元,對台電而言,能減少輔助服務費支出,可減輕部分電價成本。

但長遠仍須儲能發展,因複合型儲能具有多功能,要搭配更多數量的電池,過去投資成本較高,目前市場上參與複合型儲能約有二○○MW,還未達到台電採購目標五○○MW,台電也放寬參與門檻,引導業者從功率型移轉到複合型,讓流血的費率能夠「止血」,市場可回歸正常。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