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麗建設在台北市的「陽明大苑」建案。(取自達麗建設官網)
記者陳永吉/特稿
「陽明大苑」建案5月可以開始交屋,是達麗建設今年上半年入帳主力。(取自達麗建設官網)
今年農曆年後市場資金陸續轉戰營建股,在全台灣六都持續有推案、且營運穩定的達麗建設(6177)成為市場關注焦點,4月下旬開始,改由內資接手買超,達麗股價約從2個月前的34.8元左右起漲,昨日收在68.4元,波段漲幅近一倍。
2大案今年入帳 營運穩定
今年達麗營收主要來源為兩大建案,包括總銷38.7億元的台北市「陽明大苑」,已全數銷售完畢,首季拿到使用執照,5月可以開始交屋,是今年上半年入帳主力;而總銷75億元、銷售率65%的台南市「松丹達麗」建案,預估第三季取得使用執照,將於第四季開始交屋入帳;另外還有「達麗創世紀」、「達麗世界灣」成屋約10億元可供銷售。
法人推估,達麗今年營收約115億元,較去年的155億元衰退,明年也同樣在兩大案入帳下,營收與今年相當,估算今明年的EPS(每股稅後盈餘)約3.3-3.6元間,也較去年的5元衰退,不過2026年將迎來入帳高峰年,估計營收將達200億元,EPS上看6元。
達麗日前表示,目前手中土地庫存達2.5萬坪,足夠未來五年推案無虞,從上個月下旬的法說會資料來看,若後續銷售順利,2027-2029年可入帳的個案金額合計約500億元,營收動能不虞匱乏。
從籌碼面來看,3月上旬起,外資加碼達麗較為積極,4月下旬開始,改由內資接手買超,外資略有逢高獲利了結,不過昨日三大法人同步加碼,外資大買5905張、投信也買2901張,總計近兩個月來,外資買超1.27萬張、投信買超近1.5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約2.85萬張;融資過去一個月增加也超過5千張,在各方資金湧入下,帶動達麗股價走高,不過近日達麗股價持續爆量,投資人也要留意追高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