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喬治艾娃表示,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改革,才能避免經濟成長率大幅下跌。(彭博)
應持續開放、刺激消費 否則成長速度將滑落至4%以下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喬治艾娃表示,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改革,才能避免經濟成長率大幅下跌;中國復星集團創辦人郭廣昌則說,中國快速成長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私人企業面臨著高負債,且資產負擔沉重。
近憂︰房市不振、地方債危機
遠慮︰人口老化、民眾缺信心
喬治艾娃十六日出席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時接受CNBC訪問表示,中國正面臨短期和長期的挑戰,短期的挑戰是房地產部門仍需要修復,加上地方政府債務居高不下;長期的挑戰則是人口老化和民眾失去信心。
喬治艾娃指出:「最終,中國需要的是進行結構改革,以持續開放經濟,把成長模式往國內消費方面平衡,這意味了要建立民眾更大的信心,使他們不再過度儲蓄,並增加更多支出;若缺乏結構改革,中國成長速度將大幅下跌,甚至低於四%。」
IMF去年十一月將二○二三年中國成長預估上修至五.四%,理由是北京當局對經濟祭出一些政策支持,但將今年成長預估下修至四.六%,警告中國房地產市場恐繼續陷入困境。
郭廣昌則指出,去年中國的經濟復甦沒有預期得那麼快,私人企業仍面臨巨大壓力,主要因為許多民營企業採取高負債、重資產的經營策略,當北京當局轉向去槓桿化以因應金融風險,並依靠消費和技術創新來推動成長時,這種商業模式被認為特別脆弱。
郭廣昌表示,中國快速成長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未來企業的獲利能力只能來自於工藝、技術和良好的管理,並鼓勵更多私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一旦企業能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中生存下來,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蓬勃發展 」。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