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選後的能源政策

2024/01/08 05:30

2050年淨零排放的潮流不可逆,氫能及其他再生能源的發展都不會停歇。本週大選結果,僅可能影響能源政策調整期的長短。選後,新能源體系建置,不該再瞻前顧後。(資料照)

■魏錫賓

本週六就要大選,各政黨總統候選人對能源政策各有堅持,對核能的看法尤為不同,選舉結果將影響政策調整期的長短;不過2050年淨零排放的潮流不可逆,包括氫能及其他再生能源的發展都不會停歇,只是隨著當選人的不同,將有速度快慢的區別。

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認為核四已經過公民投票,無法重啟,而核一、核二、核三的延役,需考量安全、核廢料、法律及民意等問題;無法提供「安全、沒有廢料」的核能,不能納入考慮。

因是執政黨候選人,賴清德主張的能源政策與目前政府政策大致相同,著重於再生能源的開發,除擴大風力、太陽能外,還要廣泛應用地熱、氫能、生質能、海洋能及小水力能源等,其中經行政院核定的氫能為2050年淨零排放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並希望在2050年達到9至12%的占比目標。他也認同,並特別強調發展氫能已是國際上再生能源的戰略,美、日、澳、歐洲等主要國家均加速開展。

淨零排放12項關鍵戰略 氫能源占9%至12%

賴清德的能源占比具體目標是:2026年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2050年再生能源占60%至70%、氫能源占9%至12%、燃氣占20%至27%。不僅要加速擴展再生能源,且將氫能單獨列為一項。

其他二位候選人與賴清德能源規劃的主要不同,在於核能部分。侯友宜想以核電廠延役取代燃煤發電,並在安全情況下重啟核四,2030年的能源配比規劃:燃氣45%、再生能源27%、燃煤14%、核能12%、碳中和電力(氫能、天然氣+碳捕捉)2%;2050年再生能源57%、核能18%、碳中和電力25%。柯文哲的想法與侯友宜相似,主張核二、核三延役,核四總體檢,他提出的2030年能源規劃為:燃氣45%、再生能源30%、燃煤15%、核能10%。

賴清德與其他二位候選人對核能看法的差異,從長遠看,不只路不同,目的地也不一樣,不僅影響能源配置的規劃,更可能左右新能源開發的速度;因為資源有限,在發展的路上,總是要有取捨,偏重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會少分到一點資源。新能源開發初期,政府投入愈多,發展可以愈為順暢。

能源政策有政治、經濟、社會等複雜因素需要考量,且牽涉到龐大的私人利益現實,任何一個方向都有反對與贊成者。對一般人來說,則「安不安全」、「電夠不夠用」最為重要,只是二者其實是在不同的層次上,電夠不夠用可以持續的驗證及補強,安不安全卻禁不起一次反證。

新能源體系建置 不該再瞻前顧後

尋找、建置新的能源體系,就和所有的創新一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若是不得不做,從新產業建立的角度看,早做的效益應該比較大。不管如何,選後,不該再瞻前顧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