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外循環3個趨零 中國將淪經濟孤島

2023/12/21 05:30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格隆直指,中國經濟「外循環」中的「三個趨零」,呼籲要分析背後真正原因。(資料照,彭博)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格隆直指,中國經濟「外循環」中的「三個趨零」,呼籲要分析背後真正原因。(資料照,彭博)

自家經濟學者格隆看衰 微博內容已被清空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面臨內需不振、外需低迷的困境,連自家經濟學者都發文或影片警告。近日中國網路流傳著名經濟學家格隆分析中國經濟現狀的一段影片,他直指中國經濟「外循環」中的「三個趨零」現象,呼籲要分析背後真正原因。目前,格隆微博帳號上的內容已全部被清空。

格隆本名陳守紅,畢業於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擁有金融學博士學位,是全球投資研究平台「格隆匯」創辦人。上述影片出自其自媒體頻道《談股論金侃天侃地》,他在節目中指出,中國的經濟可能真的要成為「孤島經濟」而被迫進行「內循環」了,因為「外循環」中的三個關鍵數據基本上已經「趨零」了。

國外旅客、中美航班及外商投資走低

首先是「人趨零」。格隆表示,在武肺疫情大爆發前的二○一九年第一季,從境外到中國旅遊的人數超過三七○萬人;但今年第一季僅五.二萬人,連二○一九年的零頭都不到。其中有五十六%來自香港、二十二%來自澳門,來自其他國家的真正老外,僅約一萬人。

老外不去中國,不僅意味入境遊這個產業鏈崩斷,更意味中國可能重新陷入乏人問津的封禁狀態,如同一九七○年代那樣;差別在於,這次不是中國不讓別人來,而是別人不來了。

第二是「航班趨零」。格隆說,在疫情前,中美間每個月航班超過三八○○航次,平均每天逾一百航次,現在中美之間每天直飛的航班只有四至六班,基本「趨零」;過去七十幾年間,中國外貿總額七十%的順差來自美國,如今在沒有戰爭、沒有瘟疫的環境下,中美每天只有四到六個航班,究竟代表什麼?

第三是「錢趨零」。格隆指出,統計顯示,去年第一季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額一○一二億美元,今年第二季僅四十九億美元,為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此外,今年中國完成募集的外幣基金只有八檔,二○二一年同期達七九二檔;今年上半年專注於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只募集了十四億美元,這個數據與二○二一年上半年的近五百億美元相比,基本上也是「趨零」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