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受訪者指中國民營部門處境艱困。(美聯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政府七月頒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意見」三十一項計畫,宣稱是迄今中國為了提振民企信心、提供有利環境的最強烈訊息;但根據獨立企業研究機構近期調查顯示,八十五%民營企業仍然處境艱困,「這些措施並未有效落實,仍然只是嘴巴講講而已」。
南華早報報導,「北京大成」(Beijing Dacheng)公司十一月對四十名民營企業家調查顯示,八十五%受訪者指中國民營部門處境艱困,僅二十二.五%表示計畫未來二年增加投資;凸顯出三十一條行動計畫根本未能扭轉民企的現況與期待。
報導指出,約七十%受訪企業家表示,在相關計畫公布後,中國的經營環境不僅沒有改變、甚至惡化;當中有二十五人說,今年公司營收下滑或與去年持平,僅八人說成長逾十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一些企業家認為,民營企業普遍缺乏安全感,建議中國政府應改正對部分案件的不公平處理態度,同時採取具體行動提振其信心與信賴;受訪者並提到,一些政府部門拖欠民企款項,導致嚴重違約,且官方欠缺常識與過度控制,阻礙了民營部門的發展。
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逾半稅收、逾六十%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以及逾八十%的城鎮就業,然而今年中國民企復甦舉步維艱,今年前十一個月民間投資年減○.五個百分點,與國企投資年增六.五個百分點形成尖銳對比。
調查發現,美中關係不穩定是衝擊民企前景的最大因素,而中國法律環境、政府部門缺乏誠信與契約精神,還有對民企的支持與鼓勵措施不足,都導致中國民企缺乏安全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