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不信習近平 中國內需軟趴趴

2023/12/16 05:30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一連串數據,顯示經濟疲軟復甦,但軟弱的需求與房地產危機陰霾仍拖累復甦力道。 (美聯社檔案照)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一連串數據,顯示經濟疲軟復甦,但軟弱的需求與房地產危機陰霾仍拖累復甦力道。 (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一連串數據,儘管顯示經濟疲軟復甦,但軟弱的需求與房地產危機陰霾仍拖累復甦力道。中國問題專家裴敏欣指出,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在提振投資者信心和刺激經濟增長方面,政治基本面比經濟基本面更為重要;真正充滿活力的復甦,需要的是習近平與中共無法容忍的政治改革」。

美學者: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政治

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十一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六.六%,高於預期的四.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十.一%,低於預期的十二.九%;分析師認為,這些數據是與一年前疫情封鎖抑制經濟活動的低基期相較,遭到灌水,若與過去相比,實際是雙雙顯示疲軟。

今年前十一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九.四%,新屋新開工面積下降二十一.二%。麥格里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說,「撇除基期效應,中國十一月經濟進一步放緩,尤其是在零售銷售與房地產方面」,這些數據不太可能說服投資人認為相關刺激措施已經足夠。他估計,上月的零售銷售實際上是從十月下滑一.九%。

標普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推估,若與二○一九年水準相較,十一月零售銷售、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全面從十月走跌,「根本看不到經濟大幅成長或人們的信心大幅改善」。

美國政治學者裴敏欣說,更可能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是技術官僚無力解決的政治問題,「如果習近平與其幕僚無法消除中國企業家和外國投資人的悲觀情緒,民營企業對中共領導能力將失去信心,進而抑制投資和創造就業」。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