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生成式AI進入戰國時代,股市投資人如何迎戰?

2023/12/11 05:30

科技與醫療產業料將是2024獲利成長領頭羊科技與醫療產業料將是2024獲利成長領頭羊

■李長風

自年初以來截至11月17日,美股7雄上漲了71%,遠高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19%與其他493檔個股的6%。從全球資金流向亦可看出,11月在市場暫時緩解對聯準會是否會再升息的擔憂後,科技股已呈現連四周淨流入。

一向對通膨和利率敏感的科技股為何在當前環境下能有如此表現?關鍵之一在於去年底ChatGPT問世後僅兩個月後就獲取了近1億用戶,成功揭開生成式AI戰國時代的序幕,進而推動科技股成為今年股市表現的關鍵動能。

不過,日前全球半導體龍頭大廠Nvidia發布優於預期的第三季財報結果,但在中國晶片禁令為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之下,投資人不免開始懷疑由AI狂潮驅動的美股7雄漲勢是否後繼有力?若想參與AI商機該如何選股?

誰會成為AI贏家?現在下定論仍言之過早

根據預估,生成式AI崛起後,專門用於AI的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支出在2023年將至少達到250億美元,許多公司都期待搶攻生成式人工智慧(AI)所帶來的成長商機。

但是,所有科技巨頭都會成為未來的AI贏家嗎?投資人如何確定哪些公司的商業模式能夠長期實現獲利?不妨回顧科技領頭羊在iPhone問世後的轉變,隨著智慧型手機逐漸催生了全新的移動通訊生態系統,在Apple之後陸續催化了Meta、Spotify、與YouTube等企業的起飛,可以看出2007年以市值與營業利潤推算前10大企業與今天已經截然不同。

因此,在生成式AI發展的初期, AI的贏家未必是率先將新技術商品化的公司,投資人不妨持續觀察具有獨特商業模式和競爭優勢的企業,可望在這波顛覆性創新中成為最後的贏家。

醫療產業也不乏AI受惠者,適度配置有助兼顧成長動能與增添防禦性

除了科技產業,醫療產業也不乏AI創新趨勢下的受惠者。舉例來說,以AI人工智慧數據分析配合基因診斷,可望加速藥物開發,為醫療產業增添更多投資契機與成長可能性。

雖然醫療類股今年並不如科技類股耀眼,但觀察到其獲利前景似乎遭到市場低估。今年7月初,市場預估2024年醫療產業企業獲利成長為9.0%,但到了10月27日,已上調至15.7%3,緊追在通訊與資訊科技類股之後,明年落後補漲行情可期。

由於醫療保健產業向來擁有剛性需求且獲利品質較佳等優勢,長期表現相對穩健。因此,在部分科技股有評價過高之虞的情況下,投資人不妨將投資範疇擴增至兼具防禦與成長潛力的醫療類股,有助以相對合理的評價追求成長動能。

整體而言,科技產業是AI成長進行式中的最大受惠者,尤其AI仍在初期萌芽階段,未來料將衍生更多商機與投資機會。而醫療產業基本面向來穩健,加上AI在醫療相關領域的應用具有廣泛且巨大的影響力,可望顛覆醫療生技產業,進而創造更多元的投資契機。因此,投資人不妨從這兩大產業中,精挑細選出真正能受惠AI長期成長趨勢的市場贏家。

(作者為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