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銀行清呆卡〉清呆卡、縮回饋 發卡銀行兩招降成本

2023/12/11 05:30

各發卡機構為了控制成本,大砍明年度免費停車、高鐵票升等等回饋項目。 (資料照)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金管會已宣布,銀行計算資本適足率需接軌國際的時程,要延至2025年,讓各大發卡行必須「清卡」來降低計提資本的壓力,似乎暫時緩解。不過,各發卡機構大砍明年度回饋項目的動作並未減緩。

主要原因在於利率維持高檔,資金成本居高不下,信用卡原本就是銀行難以獲利的業務,為了控制成本,不得不限縮回饋。

利率高檔 成本居高不下

歸納自10月以來各發卡行公告將進行調整的動作,第一類就是俗稱的「清呆卡」,包括中信銀、玉山銀、永豐銀、第一銀、星展銀、渣打銀、凱基銀等。

第二類則是「縮減回饋」,例如已動用分期零利率還款的消費,不再給予紅利回饋,或是提高免費停車或搭乘高鐵升等的點數兌換條件;甚至多數民營發卡行「撐」了1年的歐盟地區刷卡回饋,也終於公告將停止給予回饋。

銀行端優惠 促卡友刷卡

若信用卡持卡人長達6個月沒有任何消費,就會被稱為「呆卡」。為了避免「有效卡」數量過低,各大發卡行都會在適當時機,以簡訊通知持卡人,包括特定日期前不限金額消費可免年費,甚至給予持卡人小額禮券、刷卡金回饋等方式進行「促刷」,讓持卡人找出信用卡並且使用。

不過,如果持續通知、聯繫持卡人,仍無法讓他願意刷卡,多數銀行在卡片到期需進行換卡前,就會以書面或簡訊通知持卡人,若有意繼續用卡,需向銀行表達意願,否則,銀行就不再寄發新卡;甚至有外商銀行早在5年前,就公告針對2年未使用的信用卡,將在30天前以書面通知持卡人,停止或取消該張信用卡。

只不過,近來銀行陸續修改信用卡約定條款,將銀行可主動通知停卡的「時限」,進一步縮短至12個月。

另一方面,各大發卡行均限縮零利率分期的回饋,更是因發卡行在央行接連升息後,資金成本持續墊高,信用卡原本就有「延後付款」的功能,一般持卡人自「消費」到收到信用卡帳單的繳款日,銀行代墊時間最長可達45天,若再動用零利率分期,短則6個月、長則12個月,銀行形同「無息借款」,面對近年利率高漲,銀行自然無法再給予額外的回饋。

分期付款沒回饋 免費停車也取消

發卡銀行指出,造成各項回饋縮水的原因還有「通膨」,因各項服務、成本都在漲,讓部分信用卡提供的免費停車、高鐵票升等,也因停車費、票價調整而調高使用的點數門檻。

另一個縮減項目,則是各大外商銀行自2020年起,就已大砍的歐盟地區「實體商店」刷卡回饋,包括中國信託、永豐、聯邦等銀行,終於公告將自2024年起陸續縮減回饋。

相關業者解釋,這是因為歐盟數年前啟動反托拉斯調查,Visa和萬事達卡經協商後調降跨境手續費.歐盟區除了差旅人士使用的商務卡及JCB 卡外,海外交易手續費均由1.5%調降至0.3%,銀行沒了手續費收入,只能砍回饋。不過,多數銀行基於特定等級持卡人的尊榮,或是量少等因素,忍痛認賠,並未全面調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