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跨越性別

2023/12/04 05:30

男女同工不同酬,存在於性別之間、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中。企業應「用人唯才」,給予「同工同酬」的待遇。不管是透過教育、社會價值或是刻板印象的扭轉,都是不能不做的事。(資料照)

■魏錫賓

女性勞動參與率相對較低、平均薪水也不如男性,呈現了性別差異的勞動現實;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女性就業條件確實劣於男性,且幾乎普遍存在所有的國家。現象雖一致,可是男女在勞動市場的不同薪酬,原因應不僅在性別的不同。

薪資差異不僅存在於性別之間,也在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中。觀察同一行業不同性別的薪資差異,從主計總處薪資及生產力統計可以發現,2023年9月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從事於工業的男性員工為47,250元、女性是36,413元,而服務業則分別是49,941元及44,724元;有加計加班費及獎金的總薪資差異更大,工業的男女從業人員分別是60,535、45,429元,服務業男女則為59,142、50,654元。男女薪資雖明顯有別,但在不同產業的薪資,也一向不同。

男女薪資不同 壽險業、不動產服務業女性領先

薪資因行業而分出高下,如果再細看個別行業的薪資狀況,則又能有不同的理解。以排在高薪資排行榜前頭的金融保險業為例,銀行業的每月總薪資及每月經常性薪資,男性雖多高於女性;然而,壽險業女性平均薪資則遠高於男性,以2023年9月為例,壽險女性員工的每月總薪資、經常性薪資分別為73,000、81,524元,而男性則僅有57,323、70,864元。從主計總處的資料可以發現,大約從2010年代中期起,這一現象就已存在,並非單一個月的特例。

女性平均薪資高於男性的例子,也並非壽險業獨有。不動產經營及相關服務業的男女從業人員薪資,平均而言,也是女性高於男性,以2023年9月為例,男女平均經常性薪資是30,440、42,703元,而男女總薪資則分別是41,991及51,201元。

職務高低、部門差異、工作難易、績效表現,與行業的不同一樣,都可能影響到薪資的高低,用上述的例子說明男女薪資現象,雖太過粗糙,不過,至少讓我們增加思考性別歧視之外的其他因素。

資通訊薪資多 研究所男性初任人員比重高

根據勞動部分析,2022年初任人員「研究所女性4.5萬元為男性5.3萬元之85.6%,二者差距7.6千元,為各教育程度之冠」,也就是有研究所學歷的男女社會新鮮人,剛任職時的薪資差距最大;然而,勞動部認為這現象「應與研究所畢業男性初任人員中就讀資訊通訊科技學門、工程及工程業學門者占62.2%、女性占25.1%,致男性從事薪資較高之科技、工程領域人數較多有關」。可能從就學開始,就已埋下薪資差異的種子。

管理學有許多關於薪酬決定的理論,譬如要注意公平、應有激勵作用、根據績效發放,甚至有應滿足員工生活費用的設定等。對企業而言,過去是建立一套獎酬體系,希望既滿足員工,又能提高公司績效,以獲取最高利潤;而現在更有ESG的考量,男女平權、員工福利等因素也在體系中,企業應更樂於「用人唯才」,而非基於性別差異,給予「同工不同酬」的待遇。

在人力補充不足的現在,更需要從根本解決性別的薪資差異,進一步提高勞動參與率。不管是透過教育、社會價值、或是刻板印象的扭轉,都非短期能做到,但不能不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