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投資觀點〉ETF成台灣投資顯學 不可輕忽的隱藏成本

2023/12/04 05:30

ETF市值報酬與淨值報酬

■阮建銘

台灣ETF市場規模從2003年396億元,今年已超過3兆元,規模正式超過境內基金,成為台灣投資人必備的投資工具。然而,在ETF挑選的過程中,許多人僅參考管理費而忽略了兩個變數─「追蹤誤差」與「折溢價」,導致其ETF無法實際反應指數漲跌。

牢記選擇投資ETF目的:看好該市場或題材

因主管機關法規限制,在台灣流通之ETF為被動式ETF,投資人投資該檔ETF,目的為看好該商品,並希望獲得「該商品的市場報酬」。如果ETF無法確實反應目標指數績效,如目標指數上漲1%,ETF收跌,將使投資決策誤判。因此,對ETF投資來說,能有效反應指數績效實現投資目的,便是投資人首選。其中,「追蹤誤差」與「折溢價」就是主要兩大變數。

指數與ETF報酬差距:追蹤誤差

ETF有兩種複製指數方法,第一種完全複製法:完全按照指數分配,例如透過A股票買3%、B股票2%…組合而成,在指數調整權重時,ETF也跟隨調整。另外一種則為最佳化複製法:藉由計量模型,選擇部分個股與權重,達到反應指數的報酬,進行追蹤。前者的誤差較小,但需考量每次調整所有權重的交易成本;後者則是交易成本較小,誤差較前者大,而追蹤誤差即為追蹤偏離考量標準差後結果。兩者各有好壞,發行公司會依照預期規模和交易成本考量做選擇。

ETF的市價與本身淨值差距:折溢價

在台灣,股票型ETF多數為一籃子股票,將持有公司股票市值加總後,在不考慮其他費用的情況下,除以發行單位數即為ETF單位淨值。但ETF也和個股一樣,可以在次級市場交易產生市價,市價與單位淨值間的差距就是折溢價,當市價小於淨值稱之折價。反之,當市價大於淨值則稱為溢價。市價與淨值理論上應該趨於一致,但會因為該ETF額度、熱度、造市商操作能力等,導致折溢價發生,因此,在挑選ETF時,應該挑選折溢價越小的ETF作為優先選擇。

綜合以上,在選擇ETF時,除了手續費外,建議應同步考慮ETF的追蹤誤差與折溢價,從中找出較適的標的,一方面可以更貼近指數每日表現,另一方面則可避免長期投資下,面臨大盤與ETF報酬出現過大落差的風險。(作者為凱基證券財富管理處主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