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青紅燈─別再搞錯外資統計

2023/11/09 05:30

美聯社資料照美聯社資料照

近期台股陷入震盪,外資動向成為市場關注或分析焦點,而部分民意代表在立法院進行質詢時,可能是基於誤解或扭曲誇大,想營造外資看空或撤出台灣市場氛圍,進而與官員詢答過程,出現「雞同鴨講」的畫面。

由於外資法人掌握全球豐富的資金銀彈,若資金大舉湧入我國市場,自然會形成「資金派對」行情,有助股價上揚;相反的,若外資落袋為安、調節持股,自然對股價帶來賣壓。

外資資金進出或動向的誤解,常在國會殿堂上演,最常見就是分不清楚外資「淨匯出入」、「買賣超」等。

首先,外資淨匯出或淨匯入是指資金流量的狀態,依規定,資金匯入就必須買股票,否則就要匯出去,不能把資金Parking(留停)而有炒股嫌疑;若外資把股票賣掉,資金要嘛就匯出去、不然就繼續投入股票市場。

其次,外資買賣超則是外資在上市或上櫃公司的實際買賣交易,外資賣超台股可能考量「落袋為安」,若銀彈資金留在國內市場未匯出,還是有機會繼續買台股。

過去就常發生,立委質詢金管會官員時,外資是否擔心台灣發生戰爭,所以資金大舉匯出落跑?而引用數字是前九月淨賣超台股,但實際上外資前九月實際上仍是淨匯入。

這就會出現各說各話,因民代錯把買賣超當成淨匯出入,最後導出結論是外資嚇壞了、開始資金大逃亡,而金管會急著澄清,外資今年仍呈現維持淨匯入,代表對台股仍有信心。統計數字都是真實的,民代質疑背後目的就很難說了。(王孟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