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百大集團 後年南向獲利超西進

2023/11/03 05:30

中華徵信所CRIF預估到2025年,我國百大集團在東協地區稅後純益總額可能與中國相等,甚至超越中國。並強調美中貿易戰引發的寒蟬效應,將「中國市場最小化」成為解決台灣產業中國投資的核心議題和手段。(示意圖,路透社)

CRIF:中國市場最小化 成解決台灣產業中國投資的核心議題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根據最新百大集團調查,中華徵信所CRIF預估到二○二五年,百大集團在東協地區稅後純益總額可與中國相等、甚至超越;美中貿易戰引發的寒蟬效應,將「中國市場最小化」,成為解決台灣產業西進的核心議題與手段。

去年呈現三新高一衰退

CRIF昨發布「二○二三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在疫情經濟由高檔快速反轉情況下,二○二二年百大集團總體營運呈現「三新高一衰退」情況。「三新高」是指全球分子企業家數、資產總額、營收總額同步創下新高,「一衰退」為稅後純益總額受到高通膨侵蝕等因素影響呈現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百大集團在全球布局趨勢,東協地區增加卅二家分子企業,投資家數上升到六三七家;資產總額成長十七.五六%,達到六兆五二○三億元;營收總額成長十四.八一%,達到八兆一一九億元;稅後純益總額成長十七.三二%,達到六一三○億元,全都創下歷史新高。

在中國的表現則出現反轉,二○二二年百大集團在中國(含港澳)營收總額僅十五兆三○九五億元,較二○二一年衰退十.八七%,創下六年來新低;稅後純益總額七七二四億元,是二○一四年以來首見獲利衰退。

百大集團西進營收與獲利雙雙走低,除受到中國經濟成長趨緩的影響,也與工廠及產能外移有關;研判二○一八年百大集團在中國的營收總額十八兆九四二億元已是最高點,未來將持續下滑。

CRIF指出,百大集團中國與東協地區的稅後純益總額差距,從二○二一年起逐年拉近,預估二○二五年東協地區稅後純益總額極有可能與中國相等、甚至超越。

CRIF建議,百大集團中國投資事業應區分為「必要倚賴」、「部分需要」、「已不需要考慮」三個等級,以便制定移廠和遷廠、賣廠和關廠計畫;將「中國市場最小化」,成為解決台灣產業中國投資的核心議題和手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