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MIC所長洪春暉分享對於二○三五年數位趨勢的觀察,他預測屆時會形成「無所不在的智慧與運算」。(資策會產研所提供)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將於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二日,舉行《MIC FORUM Fall智匯》研討會,首度跨院所合作發表六大主軸趨勢:數位趨勢展望、通訊產業前瞻、資料治理加值、智慧健康實踐、電子趨勢瞭望、智造風潮再起,剖析逾二十個產業關鍵議題。
資策會MIC所長洪春暉接受本報專訪,分享對於二○三五年數位趨勢的觀察。他預測,屆時會形成「無所不在的智慧與運算」,通訊或IT相關技術會逐漸擴散到各個領域和各生活環節,包含食衣住行、娛樂、醫療、金融等,都會應用許多先進的資訊科技,如物聯網、六G、量子電腦、人工智慧(AI)等。
他認為,現在的物聯網和AI多是分散在不同領域和生活場景中,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則是把這些技術進一步整合,使其無所不在,其中很重要的議題就是數據,因為跨平台整合需要許多數據交換,平台整合會是未來科技和現在最大的差別之處。
業者要如何掌握未來數位經濟契機?洪春暉建議,企業須快速掌握新科技的進展,誰能掌握新科技發展的動向,並有效加以應用,誰未來就能在商業模式和新產品、服務上取得優勢,也能讓企業運作更有效率。
對於台灣的科技技術發展,洪春暉感到樂觀,他認為台灣已有很強大的資通訊產業,尤其在硬體技術方面處於領先,未來要持續努力的是強化軟體資訊服務業的能量;現在許多新興應用是來自國際大型企業,但未來各個垂直應用領域其實都還有發展空間,並不是大廠就能贏者通吃全拿,因此台灣的資服業者如何與硬體優勢有效結合,將是努力方向。
他也提醒數位科技發展可能會帶來「數位落差」的衝擊,社會上優勢族群可能會駕馭這些數位科技、而弱勢族群不懂得使用,造成他們之間的落差擴大,因此資策會強調數位包容性,希望能讓弱勢和中小微型企業都能享受到數位科技帶來的好處。
談到這次論壇的亮點,洪春暉表示,資策會對於二○三五年數位發展的情境演進、社會調適、人才和法制等議題提出觀察,各研究團隊也從短中長期角度,觀測各個次領域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