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詐騙財損創新高、2022年3大常見詐騙手法
記者徐子苓、歐宇祥/專題報導
「每天只要操作15分鐘,保證穩定獲利!」你也有收過這類詐騙訊息嗎?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8月發布的調查,近3個月有高達7成民眾從電話、簡訊、線上廣告、網路購物等管道遭遇過詐騙訊息,等於每10人就有7人暴露在詐騙風險中,且有3.7%民眾、逾73萬人自稱受騙。此外,根據行政院資料,近5年詐欺案件財物損失平均約50.9億元,去年73.3億元為最高,可見詐騙集團變本加厲。
7成民眾暴露詐騙風險 平均每年財損逾50億
常見的詐騙手法有哪些?內政部公布,第一名是「假網路拍賣」,詐團看準民眾撿便宜心態,在拍賣網站或臉書推出低於市價的商品,等買家下訂匯款後就人間蒸發;這類手法常利用臉書「一頁式」廣告行騙,透過精美的圖文、誘人的價格吸引買家上鉤。
第二名是「假投資」,詐團常利用簡訊、臉書廣告吸引民眾點擊連結加入LINE,慫恿民眾操作外匯期貨、虛擬貨幣和博奕遊戲等,用高獲利吸引民眾投資;初期小有獲利,等被害人追加投入大筆資金後,立即音訊全無,讓被害人求償無門。假投資案件數雖是第2名,但財損卻是第1,去年投資詐騙財損達37億元、占比5成,遠高於假網拍的4.6億元。
詐騙手法假網拍最多 假投資財損最高
第三名則是「解除分期付款」,詐團竊取網路個資後,冒充商店客服或銀行人員,假裝訂單出錯導致重複扣款,需配合操作ATM才能取消,藉機詐財得逞。
這些詐騙手法不斷與時俱進,有時還會混合呈現,例如包裝成「交友」目的,先建立交情,進而誘騙對方買遊戲點數、投資鉅款等。詐團也擅於「跨平台」融入民眾生活中,從拍賣網站、臉書到LINE,透過多元媒介大量曝光,一步步請君入甕。
其實受騙民眾不一定傻,而是詐騙花招進步到令人難以辨認!為釐清詐團如何哄騙國人,記者循線從臉書投資廣告點擊加入多個LINE帳號,再加入「飆股」LINE群組,發現詐團瞄準民眾想賺錢、但對股市似懂非懂的心態,循序漸進布局詐騙。
詐團用心經營LINE群組 詐騙花招不斷精進
金融投資詐騙受害金額上至千萬、億元,民眾為何願意投入巨額財產?觀察詐團話術發現,他們常假冒名人或證券分析師,樹立專業形象,加入LINE後更分飾不同角色,老師負責教學、助理則噓寒問暖,降低民眾警戒心。
詐團還會每天報明牌、提供盤勢解析,雖然內容多是從財經新聞、股板等各處剪貼,但冠上投資機構名稱以取信受害者;且詐團也緊跟股市話題,推薦個股涵蓋綠能、AI股等,短線若有漲幅,民眾就易上鉤。
詐團經營LINE群組極為用心,群組中疑似樁腳的「股民」經常分享獲利狀況,炫耀「跟著老師獲利多少」,助理也會舉辦「猜收盤指數」等小遊戲,允諾給予禮券、禮品等,提升受害者好感度;等民眾戒心降低後,詐團才會要求使用特定APP、網站進行投資,或要求付費加入更核心社群、取得更多飆股明牌,因前置作業完備,民眾更易上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