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書劍
隨著國際美元走高,疲弱的日圓近日更為弱勢,相對美元匯率已再度奔過一五○;今年以來幾次走強都不敵貶值趨勢。即使日本物價年增率去年起已超過二%目標值,四月繼任日本央行總裁的植田和男心中最重要的任務,依然是走出長期通縮的陰影,將日本經濟帶回物價、薪資溫和成長的正向循環。
就任前被視為偏向鷹派的植田和男,上任後被過去通貨緊縮的現實包圍,雖多次暗示將結束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實質改變並不太多,日圓相對美元匯率也貶多升少。
學者出身的植田和男,樂於直接與產學界溝通,從其最近的二場演講,更能清楚他的想法。他在九月二十五日與大阪地區企業領袖的會談中提到,日本央行希望塑造良性循環的環境,就是薪資隨著經濟改善而成長,使家戶購買力增加,然後廠商可以提高售價,而企業營收與獲利因而擴大後,就有能力再支付更高的薪資,以永續及穩定的方式,達成通膨二%的目標。
日本經濟、物價長期停滯,短期間的狂熱,難以扭轉長期的失落;植田和男心中若有貨幣政策的路徑圖,應該還是想先看看短期繁花盛開的局面能夠支撐多久。
除了行為偏向寬鬆外,一向注意央行金融面風險的植田和男,上週在日本金融學會(Japan Society of Monetary Economics)年會的演講中提到其他國家央行寬鬆政策正處於退場階段,日本距離雖尚遠,可是必須考慮貨幣政策轉向時,對央行的影響。
他提到過去央行資產較為簡單,主要是公開市場操作而持有的短期證券及一些政府債券,負債面則為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及流通在外的貨幣。央行從資產中獲得利息,而負債的利息較低或是無息。執行量化寬鬆後,日本央行大量持有政府債券,並買入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截至二○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資產規模已達七百三十五兆日圓,占名目GDP的比率上升至一三一%,遠高於一九九八年的十五%。
隨著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央行利息、股息收入大幅提高,使日本央行的營業利益在二○二二財政年度超過三兆日圓。正執行寬鬆政策退場的美國、歐洲央行情況則相反,因減持債券及其他風險性資產,使收入降低,又因升息之故,短期利率上升較快,央行支付給金融機構的利息增加,二大央行都陷於虧損。
植田和男從理論判斷,央行的利潤會逐漸恢復,因時間拉長,金融機構的超額準備會減少,而央行持有的政府債券因陸續到期而又買入一部分較高利率債券,會使其利息收入增加。他認為,央行最重要的是保持大眾對其執行貨幣政策能力的信任。
貨幣大貶,可能是資金大量外逃的警訊,亞洲金融危機時,曾使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經濟受到重創;但對日本來說,暫時卻仍是拉高國內物價的動能。再從植田和男的角度來看,只要民眾不失去對日本央行的信心,日圓的國際價位,還不必煩惱太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