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失業嚴重,尼特、啃老族高達1600萬人。加上解封後並未如預期強勁復甦,多家大型房企爆雷,房市低迷,壓抑消費信心。(中央社資料照)
整體勞動力下滑、青年失業嚴重、消費信心不足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正當歐美經濟體受困通膨率回落將趨緩,高利率將維持更長時間,中國卻正面臨通縮疑慮。中央銀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目前面臨三大問題,包括整體勞動力持續下滑、青年失業嚴重與民眾疫後消費信心不足,此將造成內需不振,進而出現通縮困境。
報告說,中國大陸人口紅利優勢不再,勞動力供給減少已成趨勢,加上疫情影響勞動力供需結構,今年以來,勞動力及就業人數均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第二季勞動力及就業人數分別較二○一九年第四季下降一.四%與一.七%。
拒就學就業 尼特、啃老族高達1600萬人
報告分析,因中國青年勞工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且受家庭支援及保護,不願屈就「薪資少、工時長、強度大」的傳統製造業,但房地產、高科技與補教業在中國政府加強監管以及疫情封控影響下,就業機會減少,使青年勞工選擇退出市場,估計目前「尼特族(指不安排就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的年輕人)」或「啃老族」約有一千六百萬人,占城鎮青年人數比率高達十七%,青年失業率均較過去有所增加,今年六月更攀升至二十一.三%新高。
報告顯示,因青年族群消費傾向比較高,青年失業狀況嚴峻可能阻礙消費需求復甦,制約內需成長;而若就業情況持續惡化,為數甚多的失業青年不僅不利中國生產力提升,亦恐將危及社會穩定。
消費信心降至清零期 價格螺旋式下跌
此外,解封後中國民間消費並未迎來強勁復甦,加上房地產景氣低迷,房價漲幅趨緩,進而透過財富效果抑制消費,民眾消費信心降至接近實施清零政策時期。
根據統計,中國七月通膨率跌落至負的○.三%,八月雖略回升至○.一%,加上一至七月工業企業利潤率較上年下降十五.五%,預期薪資成長也將轉弱;報告認為,若民眾對經濟前景信心遲未恢復,消費需求進一步下降,恐致價格螺旋式下跌,中國通縮風險猶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