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7月份下跌,我外匯存底預期續創新高。(歐新社)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中央銀行本週將公布7月外匯存底,由於美元指數7月份下跌,預期央行持有外匯資產轉換成美元增加,將有機會推升台灣外匯存底續創新高。
根據央行統計,6月底台灣外匯存底5,648.34億美元,已經連續8個月刷新歷史新高紀錄,主因為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以及主要貨幣對美元變動,而台幣匯率走勢主要跟著亞幣走,外匯市場供需穩定,央行並未特別出手調節。
7月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升息即將進入尾聲下,美元指數一度跌至100關卡附近,雖然7月底美元指數回升,惟美元指數呈現下滑走勢,歐元、英鎊等小幅走升,預期央行持有外幣資產轉換成美元增加,加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預期7月外匯存底有機會再創新高。但7月台幣波動幅度擴大,也不排除央行部分幾天進場調節,是否影響外匯存底增減有待觀察。
7月PMI預期緊縮幅度續減緩
另外,中經院與國發會將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期緊縮幅度將持續減緩,能否站上50榮枯線之上,各界密切觀察中。
根據中經院資料,6月經季節調整的PMI為48.3,已連續4個月緊縮,惟緊縮速度大幅趨緩,指數較5月回升7個百分點。5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與生產轉為擴張,人力僱用呈現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存貨持續緊縮。
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雖然連續14個月緊縮,6月指數回升6.7個百分點至44.9。中經院營運展望調查也顯示,製造業預期2023年下半年營運狀況將好轉,指數達62.9,且預期下半年利潤率會比上半年上升。
非製造業方面,6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續回升2.6個百分點至54.6,已經連續8個月處在50以上的擴張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