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青紅燈》外貿數據透露的訊息

2023/07/26 05:30

路透資料照。

儘管各國通膨壓力趨緩,但全球終端需求仍疲軟,我國外貿表現持續受挫,6月出口及外銷訂單均「連10黑」,其中出口年減23.4%、為近14年最大減幅,外銷訂單也年減24.9%。若與亞鄰國家相較,台灣上半年出口表現較弱,除高基期因素外,也與我國出口市場及產品高度集中有關,尤其對中港出口比重一度逾4成,中國疫後復甦無力,台灣勢必受拖累,分散市場的重要性,政府與企業都要更加重視。

根據統計,上半年香港出口年減12.7%、韓國減12.3%、新加坡減8.9%、日本減7.1%、中國增0.3%,台灣則年減18.1%。財政部分析,2020年至2022年,我國出口成長45.6%,高於日本的6.5%、香港14%、南韓26.1%、新加坡31.9%及中國43.7%,因為基期拉高,所以出口減幅較大;若考量基期因素,台灣出口表現並未落居亞鄰後段班。

另,我國出口貨品及市場高度集中,上半年對中港出口雖降至35.5%、為近20年同期新低,但仍遠高於日、韓、星的2成多,我國對中港出口增幅連9季低於總出口增幅,讓整體出口表現雪上加霜。所幸,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成效漸顯,受惠於供應鏈移轉效應,上半年對泰國及印度出口逆勢上揚16%及12.4%,出口規模均創歷年同期新高。此外,對美、日、歐等出口也有進展,上半年對美、日出口占比升至16.1%及8%,同為20年同期新高。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雖然是老生常談,卻也是不變的真理,過去台灣不論對外投資或貿易都過度依賴中國,如今對中港出口比重降至20年低點,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也跌破5成,創調查以來新低;主計總處推估,外銷訂單國內生產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國內產值就增加67億美元,投資台灣才是提振經濟良方。整體而言,雖然近期遭遇景氣逆風,但我國經濟體質已逐漸改善,對台灣經濟前景倒也不必過度「看衰」。(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