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巴菲特的想法

2023/07/24 05:30

資金湧入AI類股,帶動股價漲勢。巴菲特曾在網路泡沫前發表看股市的文章示警,仍然可以在此時適用。(美聯社)

■魏錫賓

AI熱潮再起,相關個股即使上半年營收仍然負成長,股價漲勢卻異常地凌厲;雖然股價與營收不會同步,且總是反映著未來,但依投資專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邏輯,不僅要緊盯後續的業績表現,也要注意股價的合理性。

緊盯企業後續業績表現 也要注意股價是否合理

1999年11月及2001年12月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分別刊登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控股執行長巴菲特看股市的文章。巴菲特指出,他很少對股市大盤發表意見,但1999年時投資人對股市期待過高,他想要說明為何是「期待過高」,因此不可避免的觸及他不常提到的一般股市表現。

巴菲特說,波克夏通常較注意個股的評價,對整體股市的關注相對有限。即使有時對股市評價,也與下週、下個月或明年的近期股價走勢無關;事實上,股價走勢有時會很長一段時間與價值脫勾。

在文章中,巴菲特提到1964年12月31日與1981年的12月31日二天的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874.12與875.00點,相差僅不到1點,但在那17年間,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近4倍,FORTUNE雜誌500大企業營收成長約6倍;接下來的17年情況逆轉,若於1981年11月16日投資100萬美元,並將後續收到的股利也投入股市,則1998年12月31日的價值將是1,972萬美元,相當於平均每年報酬率達19%,而股價指數也已上揚至9,181點。在這17年間,股價指數提高至10倍以上,而美國的GDP則僅成長不到3倍。

因為股價大幅走揚,於是投資人對投資獲利的預期提高,巴菲特指出,當時一項調查顯示,股齡5年內的投資人預期年報酬率為22.6%,即使是投資經驗已超過20年的投資人,預期的報酬率也有12.9%,但從當時的經濟狀況來看,其實不大可能達成。

巴菲特認為,企業稅後獲利與市場利率高低是影響上述二個17年股市表現差異的重要原因,第一個17年利率大升,使投資人要求的殖利率提高,壓抑股價;而第二個17年的企業獲利提高,而利率也下滑,使股價大漲。他強調,任何資產的價值成長不可能長期高於獲利的成長,如果企業獲利沒跟上,股價終將會修正。

巴菲特在文章中將投資人的羊群效應描述得相當透徹。他認為,當牛市開展,投資人紛紛將錢投入股市,不管依據那一種投資方法或策略,大家都一直賺錢,因此不會管利率高低或企業獲利的變化,心裡只想著不能離開股市、不能錯過這場派對,甚至堅信有一個神,那個神就是要大家賺錢!

知名的「巴菲特指標」出現在2001年的文章,巴菲特認為美國股市的總市值若低到當年國民生產毛額(GNP)的70%、80%,將是投資的良機,而超過200%,則投資股市無異於玩火。

CMV(Current Market Valuation)公司持續更新巴菲特指標,2023年7月14日為180%,雖然顯示美國股市高估,不過在2013年之後,這個指標就一直在長期趨勢線以上,而且已從2021年第二季後超過200%的高點回落,顯示派對還未真正結束。

AI熱潮帶動股價漲勢 期待可能成真或落空

巴菲特在網路泡沫前的文章談股市,講的雖是整體,但提醒了外在環境變化及企業獲利對股價的影響。近日投資資金湧入AI類股,帶動一波漲幅,投資人自有開花結果的期待,只是,預期有些會實現,部分會落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