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青紅燈》鴻海2件麻煩事

2023/07/21 05:30

鴻海土城總部。(資料照)

當創辦人郭台銘到底選不選總統,還在與國民黨間欲迎還拒時,鴻海集團近來碰上2件麻煩事,一是半導體、另一是電動車。

鴻海近年來積極跨足半導體領域,去年7月一度宣布砸98億人民幣入股「新紫光」,後因先斬後奏、遭開罰而告終;而與印度金屬石油集團Vedanta的28奈米製程晶圓廠合資計畫,也不到1年、日前突宣布拆夥。

鴻海公告很婉轉,稱「為探索更多元的發展機會」、「後續將不再參與雙方的合資公司運作」、「已通知後者移除合資公司中鴻海的名稱,以避免雙方利益相關者混淆」;隨即引發台印中科技圈議論,關鍵無非是找不到適合的技術許可、而這又影響到印度政府的鉅額補貼。

去年2月雙方宣布合作,可說是互蒙其利。Vedanta可打造出印度首座印資控股的12吋晶圓廠,鴻海使用印度本土的半導體廠也可省下20%電子元件進口關稅,但還是卡在生產技術難尋;28奈米雖是成熟製程、但也非落後製程,這都透露出鴻海與台積電雖然都是「代工」,但技術層次還是有差別。

另一件麻煩是鴻海的合作新創電動車夥伴紛紛出包。包括Lordstown被指控營收灌水,鴻海擬終止合作,但被Lordstown嗆告;另一家Fisker也因無預警發行3.4億美元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傳出資金吃緊,由鴻海俄亥俄州廠代工的「PEAR」車款已延後1年啟動量產。

鴻海跨足電動車目前可收割的大概僅剩與裕隆集團(持股49%)合資的鴻華先進。在國人的力挺下,去年首款LUXGEN n7開放預購,短短一日湧進1.5萬筆訂單,市場一度因鴻華先進的「未來性」、而追捧2大股東股票,市場當然也期待LUXGEN n7電動車進入量產後可「一帆風順」,年營收可上衝百億,但萬一也不如預期呢?(高嘉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