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互聯網
■Ben Forster
觀察日本、南韓、新加坡和印尼等區域在數位基礎建設上的驚人成長,像Equinix、NTT和SingTel等成熟的營運商,憑藉其發展已久的網路基礎設施,連接了全球各大城市,在數據中心的成長機會上,特別具有優勢。以Equinix在新加坡傑出表現舉例說明,受惠於該公司全球知名度和近海底電纜登陸站的優勢位置,Equinix擁有市面上最多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和電信網路。
這些數據中心的用戶攜帶著龐大的資料,對其他想在Equinix設施租用空間的客戶產生了自然引力。該公司進而透過將這些租戶互連而獲得高利潤收益,光在新加坡就託管了超過24,000個「互連」機制。(互連指在同一設施內運行的光纖電纜,允許客戶在其各自伺服器之間安全地交換數據)
數據中心︰現代AI掏金熱潮下不可或缺的工具
這波商機顯而易見;輝達在法說會上針對2024年第一季的成長是AI供應鏈的重要轉折點,突顯了市場對AI硬體的需求,並促使分析師將其全年預期營收上調約40%。
在說明其為何上調展望的同時,輝達在5月24日的法說會上至少提及了56次的「數據中心」。顯而易見地,他們先進的圖形處理器(GPU,可加速訓練和應用AI模型所需的大量數據處理)完全仰賴於高性能、安全和穩定的數據中心環境。
數據中心的演進 : 從單純的通訊交換搖身一變成為AI的前哨站
在過去的20年裡,已開發市場(亞洲除外)中,數據中心逐漸從電信公司分離出來,轉變成更適合他們得以長期發展的基礎建設業務。這些建物既有公共網路,也能使企業私下連線到其終端客戶和合作夥伴。再加上智慧型手機革命帶來史無前例的數據資料激增,對於資料的儲存和處理能力的需求持續飆升。
AI資料庫科學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就已存在,但隨著近年來先進AI技術的價格逐漸實惠且廣泛普及,其業界採用率大增。絕大多數要歸功於像亞馬遜和微軟這類的雲端運算巨頭,他們開發其自身內部的應用程式,並開始將其分享給各種規模的大小企業。
將成長潛力轉化為實際數字
數據中心的潛在成長規模仍存在激烈的辯論,但專家估計,僅在美國市場上,根據能源消耗定義,數據中心的總需求到2030年可能達到35百萬瓩(GW),而2022年為17百萬瓩。GW是功率的單位,相當於1百萬瓩,通常用於描述大型發電廠或其他能源系統的輸出功率。
Equinix擁有遍佈32個國家,包含248個多用戶型數據中心的組合,旗下服務約10,000多家公司,彼此之間擁有450,000多個互連機制。他們的服務已經超越了單純僅提供實體空間、電力、冷卻和連線等,並且逐漸專注於網絡服務,擴大了他們的競爭優勢。
根據Equinix現有的營運和容量,他們預估到2026年,支援AI的數據服務潛在市場規模為210億美元。儘管他們可能只分到這個機遇的一小杯羹,但它能大幅增加目前公司每年約80億美元的收益。
AI造就了市場對數據儲存的需求是前所未見的
數據中心是數位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而數據中心預料也將成為消費者和企業運用新的AI工具方面時發揮關鍵作用,與任何新技術一樣,AI市場的實際規模仍備受爭論。數據中心營運商需要小心應對環境和監管問題,擁有長期創新的公司應會認知到這波新的AI浪潮會促使他們的收益增長。
此外,擁有最完善的數位基礎建設網路的「領先者」,將會是最能掌握即將到來的爆炸性需求。(作者為施羅德環球房地產投資經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