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大增,貝萊德、高盛等資產管理大咖紛紛將中國市場排除在新興市場投資組合之外。 (路透檔案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面臨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大增,貝萊德、高盛等資產管理大咖紛紛將中國市場排除在新興市場投資組合之外。二○一五年前,中國可說是各類新興市場基金投資組合中重要部分、甚至被拿來當作吸金利器,如今卻被「隔離」。彭博彙編資料顯示,高盛去年就推出十二檔、貝萊德今年上半年也推出五檔新興市場基金,投資組合中都沒有中國市場。
貝萊德、高盛基金
紛紛排除中國市場
彭博報導,這股新趨勢凸顯了日益增強的信念,即「這個國家太大、太複雜,不能與其他國家混在一起」;中國目前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近三十%。因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日趨緊張、打壓民企及經濟放緩阻礙收益,中國股市恐連續第三年表現跑輸全球股市。
美國世紀投資投資長Victor Zhang說:「人們不得不問,如果中國與他國捲入一場衝突,有關中國投資將會如何?這樣懷疑越來越多,更支持資產管理大咖將中國隔離出成為另一個投資組合。」
MSCI自二○一七年成立排除中國的新興市場指數,但該策略在中國嚴厲的清零防疫措施,以及疫後重啟的低迷表現後大受歡迎;中國不願實施大規模刺激措施,與人口萎縮等結構性不利因素,讓投資人有更多理由在其他地方尋求更好回報。
MSCI中國指數今年以來下跌八%,但同期間,隨著人工智慧榮景提振台股與韓股,且印度股市頻創歷史新高,排除中概股的市場指數上漲十一%。
很早就採取排除中國策略的威廉.布萊爾國際公司投資組合專家格雷弗說,中國的地緣政治與監管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使投資人對「非中」相關投資產品越來越有興趣;安聯環球投資、聯博資產與法國巴黎資產的資金管理人也同樣認為。
報導說,這並非說投資人不再投資中國,做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科技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集團所在地,中國市場仍無法忽視;瑞士隆奧集團資產配置首長阿布德說,「基於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中國應該有『獨立』的組合配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