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喊工會回來了 張忠謀︰有點刺耳

2023/07/05 05:30

張忠謀透露,去年台積電美國廠的開幕典禮上,美國總統拜登說了一句話「工會(Union)回來了」,讓他直言聽了有點「刺耳」。(記者田裕華攝)張忠謀透露,去年台積電美國廠的開幕典禮上,美國總統拜登說了一句話「工會(Union)回來了」,讓他直言聽了有點「刺耳」。(記者田裕華攝)

勞資一體才能成功

〔記者廖家寧、洪友芳/綜合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專題演講。張忠謀透露,去年台積電美國廠的開幕典禮上,美國總統拜登說了一句話「工會(Union)回來了」,讓他直言聽了有點「刺耳」;熟悉張忠謀領導風格的資深半導體業者指出,他的意思是勞資一體才能成功,「當企業有競爭力,工會就變成福委會了」!

過去在全球化浪潮下,美國將鋼鐵、汽車、成衣等製造業外移至工資較低廉的地區,主要是亞洲,近年來供應鏈安全引起各界重視,美國在「友岸外包」政策下積極將製造業移轉回美國南部州,包括亞利桑那州、德州等;具全球指標性的半導體製造龍頭台積電也在亞利桑那州設廠,將投入四奈米與三奈米製程生產。

張忠謀透露,台積電美國廠去年十二月開幕典禮上,美國總統拜登蒞臨祝賀,高呼:「我們要慶祝,製造業工作機會回到美國了!」當時拜登還講了一句「工會回來了」,讓張忠謀直言,「這句話我聽了有點刺耳喔!但我們請他來嘛,當然要聽他講」。

業界人士指出,美國產業界盛行工會,代表勞方與資方抗衡,實際上卻效率不彰;以台積電美國廠為例,從第一座廠建廠、無塵室施工到設備裝機,多採用美國勞工,但費用昂貴又拖拖拉拉,至今無塵室工程卡關,設備裝機也延宕,還要加派台灣工人前往救援,卻需等申請到工作簽證才能前往。「動工兩年了,台灣施工效率都可完成兩座廠了」。

不只張忠謀,某位曾掌管晶圓廠的業界人士也說,晶圓廠需二十四小時生產運轉,一旦有勞資爭議、出現罷工,生產中斷對營運將衝擊不小;二十多年前,聯電內部也醞釀籌組工會,但被當時董事長曹興誠曉以大義「勸退」,曹興誠強調,分紅配股使得員工就是股東,也是資方的一份子,有意見可提出,不需組工會跟公司抗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