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表示,台灣經濟體質跟經濟底蘊與過去已不太一樣。(記者鄭琪芳攝)
主計總處上週五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04%,為近8年新低;第1季經濟成長率-2.87%,為近14年新低,也是亞洲4小龍唯一首季經濟負成長的。台灣今年經濟成長趨緩,除了外需急凍之外,過去3年疫情期間台灣經濟表現一枝獨秀,基期墊高也是主因;事實上,若比較過去4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台灣仍居4小龍之冠,且目前國內經濟尚有內需支撐、就業市場相當穩健,這幾年「經濟轉骨」成效逐漸顯現。
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受惠於轉單效應及台商回流,台灣經濟表現開始超車亞洲3小龍,2019年我國經濟成長率3.06%,高於南韓的2.2%、新加坡的1.3%及香港-1.7%,2020年3小龍均陷入經濟衰退,香港、新加坡及南韓經濟成長率分別為-6.5%、-3.9%及-0.7%,唯獨台灣逆勢成長3.39%;在高基期下,2021年台灣經濟續成長6.53%,亞洲4小龍中僅次於新加坡,而我國人均GDP也於2022年正式超車南韓,為20年來首見。
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受通膨、升息、地緣政治因素等干擾,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我國出口因外需急凍而衰退,因出口占GDP(國內生產毛額)逾6成,台灣經濟已連2季負成長,今年第1季GDP成長為金融海嘯以來最差;不過,金融海嘯時內外需同步衰退,且失業率飆至歷史高點,目前雖然出口衰退,但消費動能強勁,失業率創23年新低,如主計總處所言:「經濟體質跟經濟底蘊與過去已不太一樣。」
台灣經濟歷經71個月擴張後,陷入景氣收縮期,目前國內景氣處於築底整理階段,財經部會對於經濟復甦時點看法不一,主計總處預測第2季起開始緩慢復甦,國發會預期下半年將有機會反轉,中央銀行認為最慢第4季反彈。不論如何,今年上半年景氣確實不好,所幸,疫後內需暢旺,就業市場穩健,加上經濟體質改善,且疫後特別預算也有所挹注,台灣應可度過這波景氣寒冬。(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