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轉折之前的等待

2023/05/15 05:30

半導體產業雖陷於不景氣,但因擴廠腳步不停歇,預期相關供應鏈廠商未來業績,或許反能交出令人訝異的好成績。(路透)

■魏錫賓

由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帶頭發出前景不佳與不明的警報後,電子產業今年的展望蒙上更濃密的陰影,可是半導體業谷底回升的速度與幅度雖然難以預料,預期相關廠商的未來業績,將非全部暗淡。

上櫃半導體類股公司有91家,資本總額1,100餘億元,占上櫃公司總資本額達15%,其市值則約1.5兆元,占上櫃公司比例已接近30%;而上市半導體公司80餘家,以2023年5月12日的收盤價計算,單單台積電與聯發科的市值合計就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0%左右。半導體類股不僅營收、獲利舉足輕重,股價走勢也左右台股指數的漲跌。

一年來歐美激烈升息,在提前消費與一般需求受高利率壓制的雙重打擊下,電子產業在第一季交出不大好看的成績單,主要大廠營收、獲利,也仍以衰退居多。2023年前4個月的上市櫃半導體公司營收累計已不到1兆5千億元,較前一年同期減少超過15%,維持成長的家數僅不到20%,且不少公司最近公布的4月份營收,相較前一年同期衰退的幅度繼續擴大。

半導體續擴廠 設備廠有擴廠紅利

營運成果雖然不耀眼,但從谷底翻揚的期待一直都在,股價也領先走揚。半導體類股左右台股走勢,而台積電則主導半導體類股的表現;截至上週五止,今年以來上市半導體公司股價上漲12%左右,比大盤僅反彈約10%還強勁,台積電股價則稍上漲10.6%;當然,不是全部企業同步漲跌,半導體公司間的股價與業績差異也非常大。

雖然台積電營收負成長,半導體陷於不景氣,但因持續擴廠,供應鏈中提供設備的廠商仍持續成長,而供應鏈上其他營收能夠提高的公司,若非與台積電密切合作,能夠取得擴廠紅利,就是有其他業務或新市場彌補,只是其中屬於通路、其他電子業類股者不少,並未歸類於半導體業。

新應用、新產品、新製程、新技術等的滲透,在過去帶動了半導體供應鏈的整體營收;現在景氣一時受挫,但未來的趨勢,還沒有改變的跡象,因此半導體擴廠的腳步雖稍緩,卻仍然持續,投入的資金規模也勝於其他產業。

從建廠擴產開始,到產能開出後的營收成長,在供應鏈上不同階段的配合廠商,會有先後不同的業績表現。興建廠房、提供設備的廠商先受惠,而供應其材料、零組件或是在生產過程中搭配使用的消耗品,則會在營收擴增後受益更大。隨著台積電等大廠擴產腳步不停歇,供應鏈上的部分企業營收,在景氣低迷之際,就已明顯成長,顯然商機確實仍在,只看有沒有能力去爭取。

尚未有表現 今年可能異軍突起

在幽暗中,即使是微光,亦顯得異常閃亮。近日營收突飛猛進者,不一定能夠持續維持,而今年尚未有表現者,或許隨著產業復甦進程,反而能交出令人訝異的好成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