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半導體生產製造重鎮,雖然不景氣,國際材料大廠仍紛來台加碼投資。
(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全球通膨、高庫存待消化等因素,衝擊今年科技兩大主流產品PC與手機出貨量,皆陷入衰退的走勢,使得半導體產業經過連續3年的成長後,今年預估也將負成長,連龍頭廠台積電(2330)也下修財測轉為營運下滑。但供應鏈受惠研發與先進製程持續推進,從檢測分析、設備、材料到光罩需求不減反增,帶動部分供應商仍能從不景氣中突圍,營運呈現逆勢成長走勢。
智慧型手機需求仍疲軟
全球通膨衝擊需求疲軟、庫存調整及總體經濟環境不佳的影響,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報告,2023年第一季全球PC出貨量較2022年同期大減29%,約為5,690萬台,為連續5季衰退,並低於2019年初的水準,顯示PC今年銷售力道仍疲軟。至於智慧型手機,繼去年衰退逾1成之後,IDC預估,今年Android陣營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將年減1.2%至9.677億支,蘋果iPhone表現則略佳,出貨量估將小幅年減0.5%至2.25億支,但整體而言需求仍疲軟。
科技兩大主流產品PC與手機今年出貨量皆陷入衰退,衝擊半導體產業今年也將負成長,台灣也難倖免,並因庫存去化時間拉長到第三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新下修今年台灣IC產業產值約為4.24兆元,年減12.1%,較年初預估的年減5.6%進一步擴大,衰退較全球來得高。台積電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不含記憶體,產值約衰退4%-6%,晶圓代工產業產值也約將下滑7%-9%,較上季預估下滑3%提高,台積電今年營收以美元計算由上季預估小幅成長下修到將下滑1%-6%,但仍優於產業平均值。
有市場競爭力 不景氣中突圍
不過,台積電看好長期需求,仍持續布局與投資先進製程,資本支出維持不變,且扶植本土廠商,加上產業界持續投資新產品或新技術研發,帶動一些半導體供應商商機顯現,從檢測分析、設備、材料到光罩需求不減反增,部分供應商仍能從不景氣中突圍,今年營運續呈現逆勢成長走勢。顯見技術或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也能打進先進製程的廠商,加上也能取得其他半導體客戶青睞,仍有機會成為半導體業不景氣之下的贏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