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經濟前景未明 股債多重資產布局穩健因應

2023/05/01 05:30

近一週全球主要股市表現跌多漲少,其中印尼上漲11.81%,表現最好。(路透)近一週全球主要股市表現跌多漲少,其中印尼上漲11.81%,表現最好。(路透)

■徐煒庠

由於美國製造業與勞動市場等經濟數據出現降溫跡象,加上先前矽谷銀行、瑞信倒閉事件落幕後,銀行業風暴餘韻猶存,景氣衰退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加上企業財報表現好壞參半,使得近期國際股市表現仍舊波動頻頻。截至4月27日止,近一週全球主要股市表現跌多漲少,表現最好的為雙印股市,印尼上漲11.81%、印度上漲1.71%,美國NASDAQ指數與S&P500指數漲幅分別近0.69%、0.13%,在成熟市場中表現相對有撐。至於同期間內韓國、中國、泰國則表現最為落後,韓國股市下跌近2.63%、上海綜合指數跌幅近2.41%、泰國股市下跌2.16%。

雙印股市表現最好 韓中泰落後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自花旗經濟驚奇指數觀察,儘管近期公布的歐美經濟數據回落,但各區域普遍優於市場預期。雖然3月份全球製造業PMI些微降至49.6的收縮區間,但產出活動持穩,至於同期間全球服務業PMI則升至54.4,連續三個月改善,反應出市場需求仍具韌性。不過在美國方面,3月製造業ISM降至46.3,低於預期,且創2020年5月以來新低,同期間服務業ISM也從55.1大幅下滑至51.2,遠低於54.5的預估值,顯示信貸緊縮對經濟活動的衝擊,勞動市場呈現緩步降溫的情形,而薪資增速4.2%滑落至2021年6月以來新低。由此觀察,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有增無減,而這也是聯準會(Fed)希望達成的目標。

在貨幣政策方面,雖然美國核心服務價格尚處歷史高位,但根據利率期貨市場顯示,在矽谷銀行倒閉與美國景氣明顯降溫後,聯準會升息步伐理應暫緩的看法越發強烈,升息周期料將落幕的利多逐漸發酵;至於歐洲CPI年率雖然已自高點明顯回落,但依舊大幅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上限,預料仍將維持高利率環境。綜合上述,去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加速緊縮但貨幣供給量仍高於GDP增長速度,顯示整體流動性依舊充裕,對經濟的影響料有限。

美成長股不看淡 看好台灣、印度股市表現

展望後市,自地區性銀行倒閉事件後,Fed迅速因應,成立「銀行期限融資計劃(BTFP)」,為金融系統創造額外儲備以降低資金壓力,基本上被視為某種形式的量化寬鬆-亦即透過新成立的BTFP向能夠提供美債、機構債、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等抵押品的符合條件存款機構提供長達1年的貸款,大幅降低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機率。惟經濟仍處下行環境,銀行放貸活動也將限縮,且美股第一季獲利在高基期下料將呈現負成長,企業財測仍有下修可能,因此未來仍須關注經濟下滑風險。

在投資布局方面,為因應市況波動,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多重資產配置策略,降低市況波動的影響同時也兼顧收益。在股票方面,美股方面對於成長股表現仍不看淡,基於AI人工智慧、美國製造、IRA法案等題材加持,包括半導體、軟體、工業機具、電動車與新能源等類股表現仍可留意;此外,亞洲股市方面,仍相對看好台灣、印度股市表現;固定收益資產部位則基於利率風險走降,然銀行危機及景氣疑慮使避險需求資金往投資等級債配置,且目前殖利率仍具吸引力,表現可持續關注。(作者為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