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力推人民幣國際化,串聯友中國家增加用人民幣交易。(路透檔案照)
中國串聯多用人民幣 「去美元化」趨勢擴散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近年力推人民幣國際化,串聯友中國家增加用人民幣交易,巴西、印度等國家也呼籲以非美元交易,使「去美元化」聲浪四起;不過,美元依舊是外匯存底貨幣霸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去年第四季美元占全球外匯存底比重將近六成。
根據CNBC報導,美元做為全球貿易主要貨幣長達數十年,不僅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還因各國都需要的石油是以美元定價,其他大部分商品也都用美元定價和交易。但自美國聯準會(Fed)過去一年積極升息對抗通膨後,全球許多央行也提高利率來阻止資本外流和本幣劇貶。
人民幣占比僅二.七%
分析師指出,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動態正推動「去美元化」的趨勢,儘管美元的霸主地位正慢慢被侵蝕,但美元在短期內不會被取代,因為目前沒有任何替代品。根據IMF數據,去年第四季,美元占全球外匯存底比重高達五十八.三六%,歐元占二十.五%,人民幣僅二.七%。
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國家風險及環球策略部主管齊哈布(Cedric Chehab)表示,歐元某種程度上是個不完美的財政和貨幣聯盟,日圓雖是另一種儲備貨幣,但在高債務負擔方面面臨各種結構性挑戰;而人民幣僅占全球外匯存底的二.七%,且中國仍有經常帳限制。這意味著任何其他貨幣,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取代美元。
NatWest Markets新興市場外匯策略師Galvin Chia表示,國際外匯儲備體系仍是一個美國儲備主導的體系,只要沒有另一個貨幣體系或經濟體願意加強國際影響力、可兌換性和自由浮動以及儲備貨幣的責任,就很難說美元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將被取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