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專項債遭清零 城投債快失火

2023/04/16 05:30

中國地方債務兩大地雷,分別是顯性的專項債券及隱性的城投債務。(彭博)

〔記者高嘉和/綜合報導〕中國地方債務兩大地雷分別是顯性的專項債券及隱性的城投債務。武肺疫情以來新增專項債券發行規模一路從三兆人民幣到去年已大增到逾五兆人民幣,導致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快速增加,年付息壓力也首度破兆;更危險是隱性的城投債務已破四十四兆人民幣,每年約四分之一得借新還舊,貴州省遵義市最大城投公司「遵義道橋」開了展延第一槍,顯示債務壓力已搖搖欲墜。

中國地方政府債券分為一般債券及專項債券,專項債券是針對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償債來源是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項目收益;專項債券自二○一五年首次發行,當年接近一千億元,近幾年在清零防控政策下,不少地方政府透過專項債券來興建隔離方艙,去年專項債券發行破五.一兆元、累積餘額更逾二十兆,是僅次於城投債券的第二大地方債務。

與北大、清華同列北京三大名校的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最新《中國各地區財政發展指數報告二○二二》,就點出二○一六年以來,各省份債務可持續指數呈下降趨勢,地方政府面臨的債務風險不斷升高,債務可持續性不斷降低;且疫情之後新增專項債券在二○二一年首度超過四兆元(去年已破五.一兆),中國多個地方政府陸續出現財務困難。隨著疫情爆發重創經濟,地方財政問題加劇。

除了顯性的專項債券外,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做為發行主體的城投債務才是最大地雷。根據粵開證券最新研究,估算到二○二一年底城投債務餘額達四十四.三五兆元;另有研究推算到二○二一年已達五十六兆、去年底攀升到六十五兆,也就是十四億中國人平均背負城投債務四.六四萬元(約台幣二十.八八萬)。

中共中央放手城投債暴雷

因城投債務主要參與者為銀行,且被視為具有「保本」的「剛兌」特質。今年初,貴州遵義市最大的城投發債主體「遵義道橋」,宣布銀行債務展期二十年,被視為替城投債「變相賴帳」開了道門,也是推倒城投債剛性兌付的第一張骨牌;而中國財政部長劉昆今年以來數度提及要打破城投公司的「兜底預期」,也被認為若經濟未見起色,中共中央也只能「甩鍋」、放手讓城投債違約暴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