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配電系統升級2.0版
聚焦四大計畫 停電件數、時間「縮短再縮短」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電調漲電價,為降低停電事故頻傳惹民怨,台電提出最新版的今年至二○二七年「配電系統升級計畫」,經費較五年前翻倍,將編列三三四億元,聚焦四大計畫,目標是停電時間、件數都要「縮短再縮短」,估計五年內事故停電可降至約六千件。
五年內事故停電 估降至六千件
台電去年已推十年預算五六四五億元的電網強韌計畫,針對電力從電廠出來的第一道輸電網進行改善,若以交通幹道比喻,就是「國道高速公路」、「交流道」等;最新版的配電電網升級類似「縣道」、「市區道路」,與民眾用電更為貼近。
為期五年的「配電系統升級計畫」,前一版為時任經濟部長沈榮津所推動,當時預算為一六二.五億元,推動成效佳,停電件數大減四成六、約在八千件,停電時間也降十八%,每戶每年停電時間約三.三分鐘;台電強調,即使當前財務承受虧損,但在降低停電的投資上「不能省」,新版預算編列共三三四億元。
新計畫有四大項目,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一六五億元最多、配電系統改善八十七億元,另配電線路設備汰換六十六億元,擴大再生能源併網約十六億元。
台電二次變電所共有二八二所,開關、變壓器等使用年限約二十五至三十年,設備更新支出就占預算快一半,有一七五具主變壓器、三十套的六九KV(千伏特)氣體絕緣開關設備需要汰換;經費次多為配電系統改善,其中「自動化開關設備導入」就多達七千五百具,需花四十二.六億元,攸關停電後的復電速度。
台電說明,配電饋線自動化已完成八成二,後年可全面建置,停電故障點以外的用戶,可望縮短到五分鐘內復電;而過去停電要派人到現場隔離故障點,才能轉供其他用戶電力,並展開搶修,但自動化開關設備引進,可在辦公室手動隔離故障點,轉供速度能大幅提升。
台電強調,停電改善初期成效佳,但邊際效應之下會逐年遞減,挑戰更大,目標設定在五年內,停電事故件數降至六千件,每年每戶的停電時間則低於三分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