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大教授實測 AI無法取代新聞業

2023/02/21 05:30

台大教授林照真實測發現,新聞媒體的查證能力、採訪原創性和批判性,都無法被AI聊天機器人取代。(資料照)

欠缺查證能力、原創性與批判性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橫空出世,再度掀起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話題,有專家認為,包含新聞媒體在內的寫作工作前途堪憂。不過,台大教授林照真實測發現,新聞媒體的查證能力、採訪原創性和批判性,都無法被AI聊天機器人取代。

近日許多專家預測容易被ChatGPT取代的工作,包含軟體設計、金融、新聞等;不過,這些專家大多僅熟知AI技術,並非實際從事過這些工作。

曾當過資深記者的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實測,她以一些關鍵字為指令,請ChatGPT寫一篇新聞,並要求內容必須包含受訪者、政府單位數據;ChatGPT在幾秒鐘內就產出這篇新聞,但她仍須花時間查證數據正確性,且內文雖包含受訪者,但都是王先生、李小姐等不具體對象。

林照真說,ChatGPT從大型資料庫搜尋資料,但它提供的資料很可能並非出自權威來源,也無法說明資料從何而來,有可能是錯誤的,必須經過媒體查證,才不會誤導民眾;一旦新聞媒體刊登錯誤訊息,就必須承受隨之而來的風險和損害。

「我個人認為,新聞工作不會被取代。」林照真表示,新聞的核心之一在於「原創性」,記者能夠採寫出資料庫沒有的內容,而ChatGPT只能應付不那麼在意著作權和原創性的工作,更不用說聊天機器人根本無法進行採訪、難以交代具體的受訪者。

她也嘗試比較人類與ChatGPT的報導成果,以自己學生的專題關鍵字為指令,請ChatGPT生產一篇專題;經比對後,它給出的專題成果,其價值完全無法和學生的產出相比。

林照真認為,ChatGPT可以寫情書、求職信等,但無法撰寫「嚴謹、經過查證與考據」的內容,不論是新聞報導或論文。她強調,新聞和學術都需要推理和批判,但ChatGPT沒有這些能力,而是把相關資料整理出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