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庫存問題

2023/01/30 05:30

存貨太少,可能會錯失商機。但是存貨太多,不僅積壓資金,也會因新產品的推出而減損價值。因此存貨跌價損失,對科技業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資料照)

■魏錫賓

在總體經濟的統計中,存貨數量的波動,相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組成的其他項目,一向較為激烈,也算是景氣循環的一個指標;而因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存貨跌價損失,對個別科技公司,有時則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總體與個體一起看,可以發現存貨的多寡,雖重要卻無法精準控制。

存貨多寡對科技業非常重要 但卻無法精準控制

存貨有調節供需失衡的作用,企業必須維持一定數量以利運作。存貨太少,可能會錯失商機,譬如疫情以來汽車晶片的缺乏,對汽車供給衝擊甚巨;不過,存貨太多,不僅積壓資金、占據庫存空間,亦會因自然損壞,或效率較高、設計更精良之新產品的推出而減損價值,成為想要擺脫困境時的包袱。

庫存過多,對不同產業的殺傷力差異甚大。電腦、電視、手機等終端商品時有功能突破的新產品推出,當景氣轉差、存貨太多,通常只能降價求售,而用於組裝的零組件,部分可以續用,有些卻會被效率更高的產品取代,因此供應鏈一樣會先後經歷大地震;至於鋼鐵、水泥等產業新品項推展較慢,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原料價格的變動,對庫存的關注相對較低。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上週公布美國2022年第四季經濟數據初估值,相對於前一季且折算為一年的成長率為2.9%,而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初估則為2.1%,不如2021年的5.9%;在急遽升息後,美國經濟走弱,總體數據卻似乎還相當強勁。

台美存貨量走勢有別 雙方庫存調節都將持續

從美國的初步經濟數據還可以發現,其實質投資已經從2022年第二季起連3季衰退,而波動一向激烈的存貨則在2022年第三季季減約71.5%後,於第四季大增91.2%,金額回升至1,300億美元左右。存貨增加對美國2022年第四季實質GDP變動(成長2.9%)的貢獻度達1.46個百分點。

存貨增加,可能代表廠商看好未來景氣,也可能因需求不如預期而累積。若是美國升息的負面效果發酵,2023年經濟真的陷入困境,存貨太多將成累贅。

台灣數據顯示不一樣的景象。雖然有些科技大廠2022年營收續創新高,但也有不少上市櫃公司最後一季營運開始呈現衰退。隨著歐美激烈升息,2022年第二季之後國內外銷訂單陷入負成長,不少科技公司已急於清庫存。根據主計總處估計,第三季及第四季,總體存貨均有減少。

存貨是景氣循環的重要指標,但在不同的景氣階段代表的意義有別。當銷量持續上升,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企業存貨都會自然增加,以滿足需求的提高;在經濟走弱後,來不及消化的存貨,雖列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面,卻積累成為經營上的負債。只是存貨持續減少,也不是好兆頭,或許是因需求持續下降,使企業營收受到衝擊。

存貨消化能力 經濟表現是關鍵

存貨增減效應要配合景氣循環觀察;庫存高或低原非問題,背後原因才真的會說話。簡單地說,重點在消化能力,經濟表現還是關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