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12月會議紀錄/不宜輕忽通膨 央行鷹派主張升息1碼

2023/01/20 05:30

去年十二月我國央行雖決定升息半碼,貨幣政策基調轉為「溫和緊縮」,但有3位鷹派理事主張應升息一碼。(路透)

3理事認為 過早放鬆貨幣政策通膨拖更久 易陷入停滯性通膨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理監事會紀錄曝光!去年十二月我國央行雖決定升息半碼,貨幣政策基調轉為「溫和緊縮」,但有三位鷹派理事主張應升息一碼。有理事指出,央行過去幾次對通膨預測都太過樂觀,以前經驗顯示緊縮力道不足、過早放鬆的貨幣政策將使通膨拖延更久、更易落入停滯性通膨的陷阱。

鴿多於鷹 預期今年3月停止升息

從會議紀錄中可看出,鴿派理事與鷹派理事各執一詞,你來我往,針對通膨議題激辯。然而,我國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意外出現衰退,且聯準會(Fed)升息也已經放緩,一般預期,在央行理監事成員仍是「鴿多於鷹」下,央行將在連四季升息後,於今年三月停止升息腳步。

鴿派理事主張,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力道相對漸進溫和,主要是台灣通膨相較歐美溫和;若緊縮力道過重,可能產生經濟衰退的風險,並危害經濟弱勢族群。且考量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下修幅度大,全球經濟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貨幣政策宜採溫和的緊縮。

但鷹派理事認為,央行過去幾次對通膨預測均過於樂觀,宜加以檢討;另台灣目前看似相對其他國家溫和的通膨,主要是政策性的管制,以及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房租類低估所致,這是建立在龐大成本上,不宜就此樂觀認定我國通膨相對溫和。

該理事強調,當前國內核心通膨仍處高點,在物價上漲已深植許多品項情況下,核心物價將不會快速下降。這位理事並表示,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抉擇涉及困難的取捨問題,一九七○年代的歷史經驗顯示緊縮力道不足、過早放鬆的貨幣政策均將使通膨拖延更久,更易落入停滯性通膨的陷阱。央行至今擺脫不了長期低利率的陷阱,若升息是以半碼的速度爬行,對抑制通膨及消弭民眾通膨預期心理,無法造成有意義的影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