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李鴻源台灣離岸風機建置成本比越南高昂一說,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回應,「李前部長做這樣影射式的批評,完全不正確」,若硬要比就宛如拿玩具風車與風機來比較般荒謬。(取自經濟部臉書)
單就風機容量造價及套管式基礎鋼材量 建置成本高出三倍以上
台越離岸風電5大不同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針對近來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評論「台灣離岸風力機組建造費用遠高於越南」說法,台灣風能協會及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昨都公開反駁,指該評論有誤導民眾之虞,並一一就工程技術及產業角度加以澄清。
台灣風能協會指出,離岸風機主要包括風力機組、塔架、水下基礎、海上變電站及海底電纜四個部分,建造費用成本取決於五個重要條件,分別為「風機容量大小」、「水深地質」、「離岸距離」、「施工方式」及「天然災害」。
越南都建在潮間帶
離岸僅0.5~5公里
協會比較越南商轉中及在建造中的案場有五點特性,包括「皆為潮間帶設置」、「離岸距離僅○.五公里至五公里間」、「風機容量在○.六MW(百萬瓦)至四.二MW間」、「基礎型式一律為高平台基礎」及「沒有海上變電站」,與台灣離岸風電建置現況差異極大,單就風機容量造價及套管式基礎鋼材量來看,建置成本高出何止三倍以上。
台採國際主流機型
風機容量遠大於越
協會以「風機容量大小」為例,台灣所採用風力機組是國際主流風力機型,裝置容量約八MW至十MW,遠大於越南所採用的風機容量。容量越大,機組設置高度就越高,基礎鋼材用量大增,成本也就隨之增加;而機組越大,重量也就越重,需要更穩固的水下基礎承載,這就像八層樓房子建造費用當然比四層樓房子為高。
SEMI風能產業委員會昨也針對台灣離岸風電四大建置重點,提出解析說明。包括台灣離岸風場是由開發商籌資建置;離岸風場建置目標是保證二十五年以上的生命週期營運無虞、持續發電給予購電用戶;台灣海峽水流較急、海床深度較大,施工難度相較其他區域而言更高;離岸風電產業更肩負建置本土產業鏈及培育本土人才之責,對於離岸風電的建置是以「產業整體發展效益」為考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