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有關通膨與貨幣政策

2022/12/13 05:30

本週美、英、歐洲及我國央行都將召開會議,決定今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路透)

◎歐陽書劍

寒流來襲,終於有年終的樣子。各國央行分別召開二○二二年的最後一次會議,一年來的急升息策略似乎接近尾聲;投資人聞「升」色變的憂慮,卻無法就此放下。短期利率恐會在高點維持一段時間,通膨的壓力,將實質地繼續發生作用。

上週有兩個主要央行首先召開會議。加拿大央行再升息兩碼,使政策利率提高至四.二五%,累計二○二二年共升息四個百分點;澳洲央行也調高政策利率一碼至三.一%,全年升息三個百分點,政策利率已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升息雖是共識,但幅度趨向緩和。

若時間可以撥回二○二一年,今年各國競相調高利率抑制通膨的景象,應該更像是在夢中;至少在二○二一年年中之前,通縮都還是中央銀行家們擔心的問題。二○二一年七月歐洲央行發布新的貨幣政策策略,背景討論時的重點是利率過低,沒有調降空間,恐難以應付突如其來的經濟衰退,而生產力成長趨緩、人口統計變數因素,以及全球金融危機餘緒等,都是促使均衡實質利率往下走的原因。

在今年通膨大爆發之前,利率走低確實已有一段時間。金融海嘯未發生時,全球有一段物價穩定、經濟溫和成長的時期,「通膨已死」一度喊得響亮,不僅學者熱烈討論,中央銀行家們也引以為傲,推測的理由之一,甚至包括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曾提出的因為各國央行操作貨幣政策得當,因此物價維持穩定。

如果過去貨幣政策得當,那麼現在則不免失職的批評。二○二二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原油與天然氣價格續往上飆升,對央行雖是「非戰之罪」,但全球供應鏈受貿易戰與疫情衝擊,早已脆弱不堪,不能說物價沒有蠢動的跡象。

或許無法判斷的是長短期因素的交互作用。全球化、數位化及人口老化等,使物價走跌的因素,都屬結構性的長期趨勢;歐洲央行二○二一年調查的大眾對未來十年通膨預期也是向下。原物料價格上漲、供應鏈重整的調整期,都會拉高物價,則都是相對較短的因素,似乎可以比較快解決。

原油價格現在正往一年新低靠近、貨櫃運價指數繼續下殺,加上基期因素,歐美物價即使急挫不易,但通膨率再創新高機會更小。本週美、英、歐洲及我國央行都將召開會議,決定今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除我國物價相對穩定外,其餘區域勢將繼續調高利率,參考加、澳兩國例子,升息幅度至少不會擴大。

現在回推此次通膨成因,所有的理由似都言之成理,只是因為是「後見之明」,答案確定;望向未來,景象模糊,所有的道理恐均難說服每個人。通膨巨獸目前看起來或許溫馴,它之前的破壞力,卻依然發揮著影響力;即使一年的物價奇航劃下句點,各國央行的緊縮效果,也還未充分展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