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進口模組壓境 業者擴產裹足

2022/12/11 05:30

近期太陽光電模組廠對於進口模組大舉進軍台灣市場,卻無主管機關查緝,大表不滿。(資料照)

記者張慧雯/特稿

除了明年太陽光電躉購費率讓太陽能業界傷腦筋外,近期模組廠對於進口模組大舉進軍台灣市場卻無主管機關查緝大表不滿,系統業者則對於儲能設備驗證期太久、驗證費用過高憂心忡忡,太陽能上下游都頭痛!

根據國內法規,中國製太陽能電池與模組不得進口、第三地(東南亞)模組可以進口,日前美國商務部門就查出,包括比亞迪、天合光能、隆基綠能跟阿特斯光伏等四家廠商,以「洗產地」的方式規避現有的關稅,明年恐對這些廠商實施新關稅。

雖然經濟部於今年六月強烈表態,光電案場經舉發使用中國製太陽光電模組及電池並確認者,若未改善將廢照處分;不過,並無主管機關積極查緝,許多進口模組僅憑著當地商社出具的產地證明就遊走灰色地帶。

由於第三地進口模組比國內模組價格便宜一至兩成,今年台灣自第三地進口的模組已達五百MW(百萬瓦),依據今年總裝置量約二.二GW(十億瓦)推算,也就是說有兩成以上案場採用進口模組,模組業者根本不敢大幅擴產。

儲能設備驗證耗時 拖延售電時程

至於政策力推的「儲能」、「光儲合一」,近期太陽能系統廠也大嘆「驗證期」冗長,儲能設備蓋好後遲遲無法進行驗證,而設備無法驗證就不能售電,且儲能案場的驗證費用太高,業者也傻眼。

由於主管機關傾向不管哪一類型的儲能案場都要「現地審查」,但目前查驗單位又只限於三個法人,光是查驗時間排隊就超過六個月,若不改善查驗排隊時間,按照目前案體量要等六至七個月再准許上線的話,系統業者恐損失慘重,未來儲能市場也難放量成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