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漁電共生〉成本壓力大增 漁電共生報酬率恐下滑

2022/11/20 05:30

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成本高,室外型則面對氣候變化,業者大嘆投報率難估。(記者張慧雯攝)

記者張慧雯/專題報導

太陽能漁電共生案場熱潮起,但有業者認為,過了這兩、三年收割期後,未來漁電共生恐難有大案場再現,主要還是卡在土地不易整併、租金又升高,再加上通膨壓力、缺工、環保抗爭等問題紛沓而來,成本已大幅提升1成以上。

土地整併是最大關卡

最早切入漁電共生案場的誠新集團與雲豹能源(6869)咸認「土地整併是最大問題」。雲豹能源分析,目前室外型漁電共生案場通常都希望總建置量達100MW才有經濟規模,因此大約要圈到200-250公頃土地才符合成本效益,因為圈到的土地中,若以室外養殖型為主則只有40%可搭蓋太陽能板,所以就需要200-250公頃土地。

只不過,不少業者坦承,除非是3-4年前就開始圈地,否則依照目前狀況,若是1-2年才切入漁電共生的業者,要圈到100公頃土地根本不可能,甚至連50公頃也很難。

業者指出,政府在漁電共生專區劃分後,雖有利業者圈地開發,但也因設置專區後,面臨土地價格上漲,地主坐地喊價,致使土地難以整合;除土地難整合外,也有養殖「釘子戶」,因租約沒到期、地主也拿承租戶沒轍,整片土地若缺中間一塊,就算旁邊土地都圈到手也無法開發。

誠新集團董事長曾慶成更直指,如今看來不管是租金、原物料、人工,在通膨發酵下全部墊高,完成一座漁電共生案場所需成本要比過去至少多10%以上。也因此,如何去維持案場報酬率變成業主未來最重要的課題。

他認為,新的漁電共生案場一定要仔細重新計算相關成本,雖然誠新集團手中已取得不少土地,但後續該如何開發,還是要找股東、找資金,確認未來方向該怎麼走,而不能只是一昧埋頭苦幹、開發案場。

養殖戶、環團抗議 恐不利漁電共生案場未來

此外,日前台南七股當地居民、養殖戶與環保團體集結至總統府抗議,太陽光電四大公協會也發表6大聯合聲明,指稱漁電共生絕不會滅漁滅村滅生態、不會掠奪養殖戶的工作權,更不是破壞環境生態的洪水猛獸,更強調「漁電共生是降低養殖業天然災害影響、讓養殖漁業升級的最佳機會」;只不過,當地反彈聲浪若越大、開發難度也越高,恐將不利漁電共生案場的未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