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台灣半導體業〉供給減少 台廠可望出現轉單效應

2022/10/31 05:30

美國擴大對中國半導體祭出禁令,國際設備廠工程人力撤出中國,台廠可望出現轉單效應。 (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美國對中國記憶體產業發展採取禁令措施,業界認為,這將可有效阻擋中國兩大記憶體廠長江存儲、長鑫存儲崛起,並預期將有助縮減供給並加速調整庫存,後續需求上升,對台廠可望也會出現轉單效應。

中國為使記憶體能自給自足,於2016年扶植成立武漢長江存儲,並挖角台灣前華亞科(3474)董事長高啟全任營運長,轟動一時;在政府資金補助下,長江存儲主攻3D NAND快閃記憶體,已量產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預計到今年底達月產能15萬片,到2025年月總產能將倍增到30萬片。

合肥長鑫存儲為中國最大DRAM廠,今年第二季起,該公司積極從19奈米製程跨入17奈米製程,預計今年月產能將倍增到8萬片,明年月產能將增達12.5萬片,三期計畫全產能開出更可達月產能36萬片。兩家記憶體生產良率雖不高,但卻力求突破,傳出蘋果公司有意在今年採用長江存儲記憶體。

美國為了削弱中國將半導體用在軍事武器上,商務部於10月7日祭出多項禁令,其中新管制不論中企或外企,生產DRAM的18奈米或更先進製程、NAND Flash晶片的128層或更高層數產品,都需要「逐案申請許可」才能取得製造相關設備。南韓兩大記憶體廠三星、SK海力士分別在中國西安與無錫投資設廠,美國對兩家大廠已允許,豁免設備出口禁令為期1年。

美禁令阻擋中國崛起 有助台廠加速調整庫存

新禁令對中國記憶體廠沒有緩衝期,美國政府毫不手軟,立即生效,引發國際設備大廠派駐長江、長鑫存儲的裝機、機台維修工程師等紛火速撤走,連廠區內擁有美國籍從業人員也立馬遞出辭呈。業界認為,中國記憶體產業正開始發展出技術成果,美國祭出新禁令狠招,將可有效阻擋中國兩大記憶體廠長江存儲、長鑫存儲崛起,縮減擴產規模。

台灣記憶體業在全球市佔率雖有限,但仍佔有關鍵地位。威剛(3260)董事長陳立白認為,目前新禁令初期,一切狀況還處於紊亂期,且因市況反轉,業界正處於調整庫存階段,預期美國此舉將有助縮減供給並加速調整庫存,待庫存調整完畢,接下來的需求若上升,記憶體將會出現補單效應,對台廠將可望有轉單效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