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財經焦點〉風電10年2兆資金 籌資多元創新

2022/10/31 05:30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政府的任務就是在雙方之間「架橋」,以保證市場穩定度。 (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

「離岸風電融資研討會」中的產業與研究單位均提出,離岸風電專案融資需要多元管道與創新作法,能借鏡美國、新加坡經驗推出「綠色金融資產證券化」,才能引導規模龐大的壽險基金、退休基金尋找合適投資標的,以面對我國未來10年至少2兆元起的資金需求。

CPPA時代來臨 合約架構是關鍵

富邦銀資深協理林敏正提到,因基礎建設、公共建設等投資金額高、時間又長,導致不確定風險高,過去都是政府投資,但離岸風電因為有躉購制度(FIT)保障,開發商才願意投資。

目前隨著全球對綠電需求提升,開發商的購售電合約(PPA)原本與台電簽署,也轉向與一般企業簽訂購售電合約(CPPA);北富銀執行副總莊慧玫表示,接下來是CPPA時代來臨,合約架構將會是可融資性的重要關鍵。

美星成功經驗 台灣可借鏡

台灣金融研訓院助理研究員林奇澤表示,離岸風電投資主要由開發商自籌2成5到3成資金,剩下約6成5至7成是透過專案融資,1MW約需2億元。試算我國未來十年開發規模,至少需2兆資金。

林奇澤說,根據銀行法規定,對單一產業有授信額度,目前離岸風電融資金額已達3千8百億元,幾乎快達到胃納上限。此外,外資銀行在第二階段授信佔三分之二也逼近飽和,台資銀行若無力承接,第三階段資金浮現短缺危機;多元的籌資管道是成功要素,除善用貸款、綠色債券、公開發行股票等工具外,綠色金融資產證券化也是未來可行方案之一。

林奇澤提出美國太陽能資產證券化與新加坡Clifford、AIIB基礎建設資產債券化成功案例可借鏡我國參考,而台灣的技術、相關法令已完備,想要離岸風電證券化成功需要成立SPV特殊目的專案公司與引進信用增強機制。

金研院永續金融召集人陳鴻達也提到,光電、風電產品組合後再證券化是很成熟的工具,風險也能控制,像是進入穩定發電階段再引入壽險、退休基金等,而原放貸銀行還能找新標的,資金也可以更有效運用,也避免往海外投資衍伸出匯率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