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電子廠新布局〉蘋果印度製造 台廠南向搶先機

2022/10/23 05:30

電子五哥第三季NB出貨量及營收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蘋果展開「印度製造」計劃,由於台廠已佈局南向多年,已搶得先機,持續受到蘋果青睞。圖為鴻海在印度工廠製造iPhone。(彭博)

因中國2020年起疫情擾亂產業鏈進料與出貨,今年更不時因防疫清零政策,各地數度實施區域性封城,讓果鏈不堪其擾。蘋果進而決定降低旗下在產品中國製造的比例,近日證實展開「印度製造」計劃。由於電子五哥與鴻海(2317)漸進式佈局南向多年,在產品穩定貢獻營收、擴廠計畫按部就班進行下,相對於中國競爭對手已搶得先機,持續受到蘋果青睞。

中國清零封城 蘋果不堪其擾

印度逐漸成為電子產品品牌廠兵家必爭之地,以蘋果旗下iPhone供應鏈為例,生產線近年逐漸從中國移出。事實上,從2018年起,美中雙方爆發貿易戰與科技戰後,蘋果就陸續與台灣的組裝代工廠協商,討論把產線從中國移轉到其他國家的可能性,而武漢肺炎疫情更成為當中最大的催化劑。

從去年到今年,中國持續發生因疫情無預警封城的現象,例如今年3月深圳突然封城1週。首當其衝的鴻海龍華、觀瀾廠展開「泡泡式演練」,生產才未受到影響;另外,上海第二季封城45天,也對和碩(4938)旗下昌碩造成衝擊,至今仍須與其他當地代工廠配合官方不定期進行全廠區大規模核酸篩檢。

中方的無預警封城,對廠商的生產營運、物流管理,都造成巨大的潛在風險。對於蘋果而言,生產據點不管是「中國+1」或是「中國+N」都是勢在必行,在要求台灣代工廠降低中國製造比例下,印度就成為中國以外重要的生產據點。

緯創賣中國廠 轉往印度合作生產

緯創(3231)率先於2020年將昆山、江蘇等兩廠陸續賣給中國立訊,就此退出在中國生產蘋果產品的行列,轉而擴大在印度邦加羅爾投資。近期也傳出印度塔塔集團尋求與緯創攜手在當地製造iPhone的機會。鴻海、和碩也相繼在印度清奈展開iPhone量產工作,相關連接器供應鏈也在客戶支持下,有序地將產線移往印度進行全球佈局。

其實,印度政府也想要推行「在地製造」,透過手機整機進口關稅大幅調高20%至25%,藉此製造推力,讓品牌廠、代工廠將「印度製造」從選項成為必然,除了手拿棍子,同時也提供蘿蔔,例如廠商可線上申請補助計畫,5年內達到承諾投資額、銷售額,就可獲得相應的優惠補助措施。

隨著印度的優勢持續提升,中國製造的比例將逐漸下降,過去手機在中國製造的比重在9成以上,未來將逐步朝向8成、8成以下發展。iPhone今年在印度製造的比例較去年大幅提升,從去年的3%至4%,提升至今年的6%、7%,尤其iPhone 14系列新機在印度生產的時間點,比起iPhone 13系列快很多,甚至供應鏈已傳出最新消息,未來iPhone 15可能將於兩國同步生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