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焦點評論》為幫四家解套 就監理寬容?

2022/10/13 05:30

記者高嘉和/特稿

針對壽險業金融資產可重分類爭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在立法院坦言有意辦理的壽險業有四家、保戶逾一千七百萬。言外之意是不寬容就會出事嗎?就算違反確保實質公平的監理原則,也沒關係嗎?反正「市場穩定」大於一切。

在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帶動全球央行幾乎同步緊縮下,一場股市、債市、房市、匯市及虛擬貨幣的「五殺」風暴正悄然成形;攤開國內金控集團曝險統計,不只美債價崩,歐債、新興市場債也動盪不安,就連逾百年歷史的瑞士信貸集團也陷破產危機,國內壽險海外投資部位高達二十兆元,現可說是處處埋雷。

若Fed升息循環頂點真的落在明年,光美債殖利率續揚,美債價格下跌一趴、壽險業資產的未實現減損估達六百億,淨值風暴圈只會更大,陷入負值者也無法翻身;若當恐慌蔓延,出現保單解約潮,大型壽險面臨負的現金流,主管機關拆彈壓力將是等比級數增加,監理寬容恐已是不得不的選項。

引進「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制定發布審計暨評價準則的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在這次搶救淨值風暴中扮演要角;會基會董事長王怡心是台北大學會計學系教授,老公費鴻泰更是立法院財委會的資深立委。會基會在金融圈位階崇高,證券機構F4只要換了新董總,會基會都是首要拜會單位之一。

可理解主管機關拆彈的急迫壓力。但金融監理可概分為規範基礎監理與準則基礎監理,其中不是強調「監理方針的一致性」嗎?金融業不是應一體適用金融法規的解釋,確保實質公平嗎?為何只有壽險可金融資產重分類,銀行與證券業就不行?且可能只有四家有需求。

二○一八年接軌九號公報時,金管會一再提醒帳列攤銷後成本(AC)比重偏低將造成淨值波動劇烈,為何還有業者執意將大量債券分類到其他綜合損益(FVOCI)項下?如今規則改變,難道是懲罰聽話的學生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