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美元與金融市場的轉折

2022/10/10 05:30

美元指數由96走升至110,日圓、英鎊大貶,不免使金融市場再演一次常見的過度反應。(美聯社)

■魏錫賓

主要國家通膨飆高,各國央行由美國帶頭大幅調高政策利率因應,國際美元大漲;今年以來金融市場走勢疲軟,短期看起來似也不樂觀。可是市場的反應,常常會在意料之外,轉折往往發生在最想不到的時候。

美強勢升息打擊通膨 全球股匯市受衝擊

美國聯準會(Fed)以罕見的速度升息,僅以9個月時間,就將政策利率的目標區間由0至0.25%,調高為3.00至3.25%區間,且幾可確定年底前僅餘的2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會將政策利率調升至4.00%以上;這次為打擊通膨的強勢升息,不僅使美國經濟、金融市場受到抑制,全球股匯市也同受衝擊。

全球資金急向美元資產湧入,美元指數已漲升至110以上,為20餘年來首見;然而,美國升息並非決定美元強弱的唯一因素。聯準會的前一次升息循環已是接近20年前,在2004年6月後至2006年年中,聯準會以2年的時間,將政策利率由1.25%提高至5.25%,以16次會議每次升息1碼的方式,一共調高利率4個百分點。不過,當時的美元指數僅在80至90間波動;而10年期的美國公債殖利率則大都在4%至5%間起伏,並未脫離之前的常態。

沒想到利率會走高 金融市場再一次過度反應

2022年以來的這一波升息之所以令人震撼,來自2008、09年金融海嘯後,主要國家將政策利率調低至0,甚至為負,並以量化寬鬆措施為市場挹注資金,全球利率延續長期走跌趨勢,10年期美債殖利率低於2%並不少見。2020年受疫情影響,聯準會再度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期間,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且都在1%以下,使不少人忘了利率有走高的可能。

2022年以來,聯準會急升政策利率,並降低量化寬鬆持有的債券,壓制高竄的通膨,使10年期美債殖利率由年初的2%以下,急升至接近4%,美元指數也由96,走升至突破110,日圓、英鎊大貶,部分新興國家更難抑制貨幣跌勢。新情勢一反過去20年的常態,不免使金融市場再演一次常見的過度反應。

美元獨強外溢 大宗物資價格上升壓力大

做為國際通用貨幣且是商品的主要計價貨幣,美元獨強,不僅影響美國的經濟、金融市場,在資金向美元資產集中後,也使其他國家有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壓力,並感受到換算成本國貨幣後原油、大宗物資等的實際價格上升壓力,且會自然影響這些商品的供需,以及因此而來的價格變化。

美元將影響力外溢至所有的國家,但匯率是兩國間貨幣的交換數量,顯示的是其相對價格,理論上,匯率變動與兩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通膨率與利率等均有關係,不會僅往單一方向移動。就像其他經濟指標一樣,通常會在2個極端之間來回。

美國的物價即使跨越高點,預估較高利率仍將維持一段時間;不過,美國升息不一定總會維持美元強勢;而即使美元強勢,對每一個國家的影響,也都不同。經濟上的新鮮事雖然時時發生,但拉長時間看,總能從過去的痛苦中,學習到一些經驗,也總有不變的成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