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飆股幕後》單車轉骨高階 愛地雅漲幅逾8成

2022/09/03 05:30

愛地雅全球共有4處生產基地。(取自官網)愛地雅全球共有4處生產基地。(取自官網)

記者楊雅民/特稿

自行車組裝廠愛地雅(8933)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時,股價一度崩跌至3.43元,但隨著營運體質大轉骨,自去年第2季起罕見的連5季賺錢,激勵愛地雅股價自8月以來一路飆漲。

愛地雅股價從8月初最低10.85元狂漲至昨日的19.7元,不到1個月股價漲幅超過8成,外資8月以來累計買超逾1萬張,持股比重增加至3.85%;投信則不買單,持股為零。

愛地雅第二季稅後淨利為1.2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41元,賺贏過去6年來每年的獲利,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為1.67億元,每股盈餘0.56元,創下13年來同期新高。

愛地雅全球共有4處生產基地,包括台灣台中廠、中國東莞廠、歐洲波蘭廠,以及近期合資設立的越南車架廠,年產能約70萬台。受惠於後疫情時代電動自行車需求大增,愛地雅目前在手訂單已滿載,全球生產基地均計劃擴廠與擴產。

擴產聚焦高單價E-bike產品

擴產將聚焦在高單價、高毛利的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產品,台灣廠主攻組裝高階傳統自行車、E-bike及車架前期設計、研發及台灣電控系統的整合,面向全球市場,目前年產能約25萬台,擴產完成後,年產能將可提高到35萬台,並帶動明年E-bike營收占比由現有不到1成,成長至20-25%。

波蘭廠主攻E-bike及高階傳統自行車組裝,短鏈供應歐洲市場,以及因應國際間的貿易障礙及關稅壁壘,近期在波蘭廠旁購地、準備打造波蘭二廠,擴廠完成後,波蘭兩廠年產能將由6萬台提高到18萬台、產能增加2倍,預估到2024年,全球生產基地年產能將衝破百萬台,年增3成。

至於越南合資廠,第一階段在滿足東莞廠車架外溢訂單,下一階段也將籌設年產能12萬台的組車廠,布局搶攻越南自行車出口歐盟2025年降至零關稅的龐大商機;而中國東莞廠主要為車架的生產製造及組裝中階傳統自行車,面向歐盟及北美以外的市場,目前年產能約36萬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