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失利 保費短收 壽險業上半年獲利年減17%

2022/08/21 05:30

記者王孟倫記者王孟倫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壽險業今年受到雙重打擊!首先受到投資失利衝擊,根據統計,今年前六月獲利年減十七.三%,淨值更腰斬、減少五十二.三%;此外,整體保費收入今年前七月已經衰退十八.九%,近日金管會出手嚴管「利變型保單」,市場預期,今年保費收入難逃「連四跌」(連續四年下滑)。

上週金管會開鍘十三家壽險業者,勒令停賣十九張「利變型保單」,為保險市場丟下一顆震撼彈,對今年節節下滑的保費收入無疑是雪上加霜。

帳面淨值年減52.3%

檢視壽險業的「投資獲利面」,受到投資失利影響,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累計獲利為二一三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四四七億元,年減十七.三%,尤其升息導致壽險業持有債券評價下跌,加上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今年上半年帳面淨值驟減至一兆二五五五億元,年減五十二.三%,等於攔腰砍半。

其次,壽險業另一個獲利來源「保費收入」,表現更是不理想,今年前七月為一兆四一八九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十八.九%。壽險業者表示,保費收入主要分為「傳統型」及「投資型」兩大類,其中,由於資本市場波動及新台幣兌美元貶值,保戶對投資型保單轉趨保守。

至於「傳統型保單」方面,雖然之前美國升息帶動美元「利變型保單」熱賣,不過,為了避免壽險業以提升宣告利率來「搶單」,金管會已經在今年四月緊盯,讓業者對宣告利率調升轉趨謹慎,導致與民眾預期不符,使得相關商品成長減緩。

壽險業者說,升息原本就會影響資金流向、不利於保費成長,隨著下半年全球股市趨穩,第三、四季投資型保單銷售可望止血;至於傳統型保單,雖然金管會嚴管「利變型保單」,對業者來說,迫使宣告利率按兵不動,實際上是降低成本。

金管會保險局強調,將會持續監控督導壽險業,提醒業者特別注意流動性、財務健全性、清償能力以及資產配置等,並且視金融市場變動、督導保險業強化風險之控管與因應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