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錯誤政策 中國經濟罩烏雲

2022/08/17 05:30

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中國高層已經無對策遏制經濟下滑,這個國家正為中共首腦習近平的政策錯誤付出代價。(美聯社)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中國高層已經無對策遏制經濟下滑,這個國家正為中共首腦習近平的政策錯誤付出代價。(美聯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中國十五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七月工業生產、服務業成長、零售銷售、固定資產投資、青年失業率以及通膨全都朝向負面方向發展,且速度快於經濟學家的預期,顯示中國高層已經無對策遏制經濟下滑,這個國家正為中共首腦習近平的政策錯誤付出代價。

華爾街日報社論:北京已無對策遏制經濟下滑

文章指出,北京以其熟悉的貨幣刺激措施回應經濟困境。中國人民銀行十五日下調兩個短期政策利率○.一個百分點,使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一年期利率降至二.七五%。這使市場大感意外,致使人民幣兌一美元從六.七四元貶值至六.七七元。這是北京不會維持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升息步伐的主要訊號。

這一切都是中國政策的後果;在習近平的動態清零政策下,無法預測的防疫封鎖措施持續席捲中國,導致消費者信心與生產出現震盪,對炒房的打壓衝擊一般家庭,隨著房市重挫,這些人眼睜睜看著財富與儲蓄一夕蒸發,這些使中國或許是當前唯一面臨經濟需求真正中斷的主要經濟體。

然而,情況很快演變成供給面問題。上月信貸增長顯著放緩,尤其是提供給私人經濟的貸款;凸顯中國企業對清零政策帶來的持續傷害、房地產爆雷及習近平對成功民企,比如科技公司的敵意,越來越忌憚。

文章說,北京似乎寄望二○○九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公共建設計畫將穩定這艘船,但中國已開始為數十年來由信貸推動的成長付上代價,相關計畫讓鄉村充斥大而不當的白象建設與鉅額債務。

中國需要具創業精神的企業階層來恢復經濟供給面,並透過提升薪資及給予家庭房地產之外的投資來拯救需求面,但此舉將意味鬆綁共產黨的政治控制,這或許不見容於習近平,因此可以預見擺在前頭的將是更多的經濟困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