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需求疲弱》七月PMI 兩年來首見緊縮

2022/08/02 05:30

中經院昨發布七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四十七.八%,中斷連續二十四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資料照)

指數大跌5.8個百分點 創10年來最大跌幅

〔記者黃梓勛/台北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昨發布七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四十七.八%,中斷連續二十四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大跌五.八個百分點,為二○一二年七月創編以來最大跌幅。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目前製造業終端需求疲弱,去庫存壓力較大。

張傳章表示,新增訂單已連續四個月緊縮,生產也轉為緊縮,為PMI大跌的主因。他建議,業者應調節應收應付帳款,尤其是沒有議價能力的廠商,須確保手中有足夠的現金流,以因應下半年各種不確定性因素。

新增訂單連四月緊縮 去庫存壓力大

五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指數大跌十.八個百分點至三十六.六%。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表示,雖然中國封控解除、台灣疫情緩解,但仍有許多廠商表示訂單減少;而存貨仍呈擴張,指數為五十七.九%,新增訂單減少、庫存卻增加,使得廠商去庫存難度增加。

六大產業中,四大產業呈緊縮,分別為電子暨光學產業(四十五.五%)、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四十七.二%)、基礎原物料產業(四十七.三%)與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四十九.二%)。

張傳章表示,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已連續三個月呈現緊縮,續跌七個百分點至三十.一%,為二○二○年五月以來最快的緊縮速度。

另,七月未經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上揚七個百分點至五十六.七%,中斷連續兩個月緊縮、轉為擴張。張傳章表示,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皆轉為擴張,指數分別躍升十.二與十一.四個百分點,是NMI上揚主因。

張傳章指出,八大產業中,只有與製造業有關的批發業呈緊縮,其餘產業皆呈擴張;不過,仍有過半產業回報未來六個月展望為緊縮,主要受通膨、升息、股價等影響,多數非製造業者仍對未來看法較為保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